正文 第001章 孤獨守候的老奶奶(1 / 2)

在報社工作的那幾年,我深為困守辦公室而煩悶,在紀念抗日戰爭勝利六十周年之際,我終於爭取到了到江南新四軍根據地采訪的機會,因而有幸親眼目睹了當地政府舉辦的江南新四軍抗戰紀念活動。那次盛會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能夠容納三萬人的會場濟濟一堂,足有十萬之眾。人山人海,鑼鼓喧天,與會者都穿上了新四軍的服裝,全副武裝,背上道具的漢陽造和老套筒,有的還扛著大刀長矛,齊唱新四軍軍歌。整個會場歌聲嘹亮,響徹雲霄,群情激奮。仿佛讓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再次回到那炮火紛飛的崢嶸歲月。

就在這激動人心的時刻,忽然人群中出現了一個不協調的聲音:“明華——你在哪兒?我找你找得好辛苦啊——”

咦,這是什麼情況,難道在這裏還有母親尋找兒子的聲音嗎?那聲音是如此的蒼老,如此的悲愴,讓人聞之落淚。由於這聲音太悲哀了,雄壯的歌聲即使淹沒了一時,也難以完全蓋住。距離發出聲音很近的我們漸漸地停住了歌唱,轉頭望著聲音的來處。

隻見一個裹著包頭,拄著拐杖的古稀老太太,一步三晃,走到我們歌唱的隊伍前,仰頭望著,正午的陽光分外的刺眼,讓老人眯縫著眼睛,滿頭大汗,但她還在努力地仰頭望著,在我們的臉上拚命搜索著,像從記憶中努力地尋找著。看著讓人心酸。

“唉,老太太,我跟你說過了,這些都是您的孫子輩,怎麼可能再找到您當年的情郎呢?您還是回去吧。”一邊的工作人員極力勸說著固執的老人,老人卻充耳不聞,執著地向前,那顫巍巍的步伐讓年輕靚麗的禮儀小姐不知所措。

政府的領導也在勸說著,可是老人依然不為所動,還在眯縫著昏花老眼凝視著,我們就像一排排照片讓老人搜索著。老人最後嗚嗚咽咽地哭泣起來,哭得讓人肝腸寸斷。沒有人為老人在年輕人中尋找自己的情郎而發笑,很多人都眼圈發紅,鼻子發酸。那些禮儀小姐也跟著抹眼淚,淚灑衣襟。

老人終於被勸說走了,還是淚流不止,看得人們都要以為她會因為悲傷而絕氣了。

“這是一個可憐的卻是讓人敬重的老人。”知道內情的當地政府領導向我們說道:“當年老人家可是叱詫風雲的新四軍女將啊。在這群山萬壑中,都留下了她英勇殺敵的身影,你們是不知道啊,她當年可是本地最美的女子,也是讓日本鬼子聞風喪膽的巾幗英雄哦。唉,你們是沒見過她那時的俏麗,那是奇女子啊。可惜,為了情郎,她終生未嫁,孤獨終老。”

啊,這樣一個風燭殘年的老太太,一步三晃,還是殺敵無數的女英雄,又是美女,那有多少男人傾慕惦記啊,什麼人能夠讓她如此牽腸掛肚,為他矢誌不渝,終生不嫁呢?

說到這裏,政府領導緘口不言了,隻是搖著頭說道:“唉,冤孽哦,不說也罷,不說也罷。”什麼叫“冤孽”,欲說還休,讓我們情何以堪?就在我們迷惑不解的時候,領導搖著頭,歎息著走了。

老人在等待什麼人,為何政府領導不願意說下去呢?我在心底默默地思索著,幾年過去了,我的腦海中依然清晰地記得當年的老太太風燭殘年,卻獨孤尋找的身影。我真想為她找到那個杳無音信的情郎。

望著老人顫巍巍遠去的背影,我好像看到了三峽邊上,那座千年等待的神女峰,千年不悔,癡情如海。我好想盡我所能,滿足老人的心願,但我也知道幾十年過去了,當年的小姑娘都到了古稀之年,那個情哥哥或許早已入土,我沒有一點線索,到哪裏去找呢?何況我也要為了生計而奔波,哪有閑暇去管別人的事,隻能是留下無限的同情了。

雖然我們都希望世上有情人終成眷屬,但戰亂年代,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幾人?戰爭年代充滿了悲歡離合,生死兩隔,抱恨終生,演繹了一幕幕愛情的悲劇。隻是我沒有想到這竟然會和我有關係。

後來我加入驢友,隻是為了離開沉悶壓抑的城市氛圍,能在呼吸新鮮空氣的同時,飽覽祖國的壯麗山河,同時品味沿途原汁原味的風土人情,但我沒想到我會再次遇上這個癡情的老人。

黃昏的落日餘暉照耀著山腳下的一個山村,這座山村從規模上看,有上百家住戶之多,就是稱為市鎮也不為過。可是這裏現在卻是地廣人稀,炊煙稀疏,幾乎聽不到雞鳴狗叫聲。這裏依然是古色古香的店鋪,若不是一家店鋪麵前停著兩輛摩托車和一輛保時捷轎車,我們還以為這裏的交通工具該是車馬轎子了。

這裏仿佛是世外桃源,依然過著小橋流水人家的自然環保的生活,小溪邊的婦女還在清澈的沙石邊上洗滌著衣服,挽著衣袖揮舞著洗衣棒捶打著。就是莊稼地裏也長得稀稀落落,沒有男人的世界就失去了生機。這世上本來就離不開男人和女人。

年輕人都已出門去打工了,留下的都是一些走不出大山的老弱婦孺,連孩子們讀書都要到十幾裏外的小學去,那裏有寬敞明亮教室,有著裝嚴謹、抑揚頓挫的老師循循善誘。這裏卻隻有鰥寡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