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人狼情未了(3)(1 / 3)

事實上,狼與人類的關係一直很親近,它是被人類家養的第一種野生動物,在慢慢的馴服中讓狼變成了狗,與人的關係也越來越緊密。

每一條誕生在野外的狼都是我們改進生態環境的收獲。但這種人與狼之間新的關係還非常脆弱,如果將來證明這種關係是可行的,雙方還有很多事情要做,當人們能夠真正地與狼共處之前,雙方還需彼此增進了解。

朝花夕拾

人生在世,又何苦一定要分個善惡,難道不知道善惡皆由心中起嗎?

聲名顯赫之人在你眼裏或許是沽名釣譽之輩;無欲無求之人在你眼裏或許是自命清高之徒,這一切皆出自你內心的好惡。

狼的存在,就像人存在一樣自然,狼覓食就跟人覓食一樣出於求生的本能,人又何需品頭論足。

7狼與人,到底誰是英雄?

狼,沒有獅子的霸氣,然而獨立懸崖對月長嗥的氣勢足以震懾天地;作為狼沒有狐狸的嬌媚,然而在雪原中伴著濺起的飛雪奔騰的身影令人傾倒;它也沒有獵豹的專橫,然而一旦盯上的獵物就算要跟蹤幾天幾夜定要置對手於死地。

這種動物是怎樣的冷傲啊!

相信大多數人在動物園均有同種感受,各種動物被關在各種籠子裏,搖頭擺尾地爭吃遊客們隨意扔的食物,做出各種姿勢博取人們一笑,得以獲取更多的食物。

然而,狼卻例外。它整天隻是在遠遠的鐵籠的一角,對扔進籠子的東西不屑一顧。

人們在大叫“懶狼”之後憤憤離去。

難道不接受別人的施舍,不願搖尾乞憐,就可稱之為“懶狼”嗎?

狼在童話裏經常是騙開門進去吃小孩的角色。小紅帽,三隻小豬,裏麵的狼都是極盡凶殘愚蠢之能事。結果是每個小孩都不會去開陌生人敲的門。

下麵再說幾個關於狼的故事,或許你會對狼的看法有所改觀。

幾個人乘坐卡車穿越野地時拋錨,無耐之下點篝火過夜,突然發現黑夜裏有狼那發綠光的眼睛在閃。而一個不經事的年輕人一槍打死了一隻狼。結果其餘的狼拚命地向他們攻擊,從夜晚戰鬥到黎明,後來這幾個人終於修好了卡車,飛也似地逃走了。

一個人和一條狼都迷失在雪原裏,走了一天一夜,狼始終不遠不近地跟在人的後麵,它要等待著前麵那個人累倒跨掉,然後吃掉他積蓄足夠的力量好逃出雪原,但是人也意識到了這點。最後人與狼在雪原中展開了決鬥,最終人吃掉了狼,人順利走出了雪原。

這些故事,以高等動物人類的眼光來看,固然是稱讚這些人如何堅強勇敢,戰勝了凶殘的野獸。但是如果我們站在狼的立場上來講,它們麵對強大的敵人,已經做出了最大的努力,為了自己簡單的目的,意誌堅強,不畏艱險,甚至不惜自己的生命去和強大的對手抗爭。

從中難說誰才是真正的英雄。

每逢受傷的狼在懸崖上對著月光嗥叫,那就是講訴著一個淒慘悲涼的故事,故事的主角永遠是那些冷傲孤獨的英雄。

朝花夕拾

狼生一世,草木一秋,世間的一事、一物、一人,無論如何輪回轉換,隻要它按本性行事,誰又在乎它是人還是狼,名字不過是稱謂罷了,對它的精神還是有人會對它頂禮膜拜的。

8狼性“殘忍”?

從殺戮的能力來看,狼的“殘忍度”絕對比不上人類,除少數微生物之外,其它生物都不如人類“殘忍”,認識到這一點之後,我們可能會感慨萬千,不過有一條是最基本的——從此以後再也不會無端指責任何一個物種。

大家都知道“狼心狗肺”這形容壞人心地險惡的成語。而此話是否真有理?據觀察,狼在食物充足的條件下,它們彼此之間能夠友好相處,但在食物缺乏時,強者會毫不猶豫地咬死它的伴侶。從後者不難看出狼的凶悍、殘忍。

某一動物園要淘汰一對成年狼,於是對它們實施了絕食淘汰法——從此不予喂食,也不給一滴水。狼的耐饑性很強,它們在一星期的忍饑之後,野性不僅絲毫沒減,反而更加凶猛。它們上竄下跳,在獸舍裏來回跑動著。在第二個星期的前5天,那股凶勁逐漸收斂,雖然饑餓難忍,但也絲毫沒有辦法。到第二個星期的最後兩天,母狼才顯得無精打采,行動緩慢。就在這個時候,公狼若無其事地走到母狼跟前,麵對母狼的無力抵抗,猛然張大嘴使勁地咬住母狼頸部。它想一口就把伴侶吞下去,但本身體力有限,畢竟這已經被禁食14天了。動物園的管理員們在獲知它的舉動後,馬上找來竹竿鐵棍轟打隔壁獸舍,希望如此能取出死去的母狼。不料餓狼竟咬住已到口的肉不放,在無奈之下隻好選擇用繩子將公狼勒死。

相信許多人在讀畢此文後一定會感到憤怒和悲哀。現在估計沒有人會因為狼被迫餓了十幾天後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吃掉配偶而認為它“殘忍”,卻必定會眾口一詞地指責那些動物園的工作人員的殘忍。

的確,以人類的角度看,獸性雖然不雷同於人類的美德,而且很多情況下體現的是一種恐怖;但是畢竟任何個體的忍耐、法則的約束都有一個底限,由於無法保障基本的生存,人和動物都可能做出一些有違“天理”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