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給自己一個信念,走下去(1 / 2)

我總是在自己最無助最困難最落魄得時候激勵自己,越是困難越能激發我的求勝心態,任何時候我覺得困難就是我最好的朋友,即使過去很長時間,我也記憶猶新,很難遺忘。我常常沒事的時候在規劃自己的人生,我希望有一個堅定不移的信念與勇氣在我年輕的歲月中為事業打拚,不管多苦多累,我都會覺得很值得很快樂。在30歲時能夠打拚出一個穩定的事業。比起享樂,我更喜歡在苦難之後享樂,而且這種享樂不是紙醉金迷的虛度年華,這種享樂隻會把我們推向貧窮的深淵。我不喜歡沒有經曆的財富,那樣的財富讓我覺得不踏實,總會有一天會用完,那麼那時候等待自己的隻會是貧窮,落魄,無助。

人的一生的確充滿許多坎坷,許多愧疚,許多迷惘,許多無奈,稍不留神,我們就會被自己營造的心靈的監獄所監禁。而心靈的監獄,是殘害我們心靈的極大殺手,它在使心靈凋零的同時又嚴重地威脅著我們的健康。既然心靈的監獄是自己營造的,人自己就有衝出心靈監獄的本能,那麼,還是讓我們自己動手,拆除心靈的監獄,掙脫心靈的枷鎖,還自己以亮麗的心靈。

寬容的人生態度當沙子放進蚌的殼內時,蚌便會覺得非常的不舒服,但是又無力把沙子吐出去,這時蚌就會麵臨兩個選擇,一是抱怨,讓自己的日子很不好過,另一個是想辦法把這粒沙子同化,使它跟自己和平共處。於是,蚌開始把它的精力和營養分一部分去把沙子包起來。當沙子裹上蚌的外衣時,蚌就會覺得它是自己的一部分,不再是異物了。沙子裹上的蚌成分越多,蚌就會越把它當作自己,就越能心平氣和地和沙子相處。

其實,蚌是沒有大腦的,它是無脊椎動物,在演化的層次上很低,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沒有大腦的低等動物,卻知道要想辦法去適應一個自己無法改變的環境,把一個令自己不愉快的異己,轉變為自己的一部分,相比之下人的智能有時真的應該感到汗顏。

正如沙礫進入蚌的體內一樣,人生總有不如意的事,如何包容它,把它同化,納入自己體係,使自己日子可以平靜、幸福過下去,恐怕是我們最需要學的一件事。仔細想來,我們憑什麼一有挫折便怨天尤人,跟自己過不去呢?打牌時,拿到什麼牌不重要,如何把手中的牌打好才是最重要的。

凡事固然要講求操之在己,但是在沒有主控權的事情上,是否也

——應該學習蚌,使自己的日子好過一些呢!

麵對改變,我們時常會覺得有些不習慣,或者感覺有些壓力,甚至是恐懼,可是我們要知道:這正是你成長的時刻!如果你不想接受這些不習慣或者壓力,那麼就去做你原來一直都在做的、一直都習慣做的事情,當然你也將一直是過去的你。若想要真正成長,那就要突破舒適的範圍,也就是要暫時失去安全感。所以,當你感覺自己有些不習慣,有些緊張或者壓力甚至是恐懼的時候,起碼要知道,你正在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