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歐·亨利
瑪莎·米查姆小姐是街角那家小麵包店的老板娘(那種店鋪門口有三級台階,你推門進去時,門上的小鈴就會丁零零響起來)。
瑪莎小姐今年四十歲了,她有兩千元的銀行存款、兩枚假牙和一顆多情的心。結過婚的女人真不少,但同瑪莎小姐一比,她們的條件可差得多啦。
有一個顧客每星期來兩三次,瑪莎小姐逐漸對他產生了好感。他是個中年人,戴眼鏡,棕色的胡子修剪得整整齊齊的。
他說英語時帶著很濃的德國口音。他的衣服有的地方破了,經過織補,有的地方皺得不成樣子。但他的外表仍舊很整齊,禮貌又十分周全。
這個顧客老是買兩個陳麵包。新鮮麵包是五分錢一個,陳麵包五分錢卻可以買兩個。除了陳麵包以外,他從沒有買過別的東西。
有一次,瑪莎小姐注意到他手指上有一塊紅褐色的汙跡。她立刻斷定這位顧客是藝術家,並且非常窮困。毫無疑問,他準是住閣樓的人物,他在那裏畫畫,啃啃麵包,呆想著瑪莎小姐麵包店裏各種各樣好吃的東西。
瑪莎小姐坐下來吃肉排、麵包卷、果醬和喝紅茶的時候,常常會好端端地歎起氣來,希望那個斯文的藝術家能夠分享她做的美味的飯菜,不必待在閣樓裏啃硬麵包。瑪莎小姐的心,我早就告訴過你們了,是多情的。
為了證實她對這個顧客的職業猜測得是否正確,她把以前買來的一幅畫從房間裏搬到外麵,擱在櫃台後麵的架子上。
那是一幅威尼斯風景。一座壯麗的大理石宮殿(畫上這樣標明)矗立在畫麵的前景——或者不如說,前麵的水景上。此外,還有幾條小平底船(船上有位太太把手伸到水裏,帶出了一道痕跡),有雲彩、蒼穹和許多明暗烘托的筆觸。藝術家是不可能不注意到的。
兩天後,那個顧客來了。
“兩個陳麵包,勞駕。”
“夫人,你這幅畫不壞。”她用紙把麵包包起來的時候,顧客說道。
“是嗎?”瑪莎小姐說,她看自己的計謀得逞了,便大為高興,“我最愛好藝術和——”不,這麼早就說“藝術家”是不妥的,“和繪畫。”她改口說,“你認為這幅畫不壞嗎?”
“宮殿,”顧客說,“畫得不太好。透視法用得不真實。再見,夫人。”
他拿起麵包,欠了欠身,匆匆走了。
是啊,他準是個藝術家。瑪莎小姐把畫搬回房間裏。
他眼鏡後麵的目光是多麼溫柔和善啊!他的前額有多麼寬闊!一眼就可以判斷透視法——卻靠陳麵包過活!不過天才在成名之前,往往要經過一番奮鬥。
假如天才有兩千元銀行存款、一家麵包店和一顆多情的心作為後盾,藝術和透視法將能達到多麼輝煌的成就啊!但這隻是白日夢罷了,瑪莎小姐。
最近一個時期,他來的時候往往隔著貨櫃聊一會兒。他似乎渴望著和瑪莎小姐愉快地談話。
他一直買陳麵包,從沒有買過蛋糕、餡餅,或是她店裏的可口甜茶點。
她覺得他仿佛瘦了一點,精神也有點頹唐。她很想在他買的寒酸的食物裏加上一些好吃的東西,隻是鼓不起勇氣來。她不敢冒失。她了解藝術家高傲的心理。
瑪莎小姐在店堂裏的時候,穿起那件藍點子的綢背心來了。她在後房熬了一種神秘的榅桲子和硼砂的混合物——有許多人用這種汁水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