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保羅之殤(1 / 3)

易風一步過掉雷迪克之後,用一記罰球線附近的拋投,拿下兩分,為球隊開記錄。 Ww W COM

場邊的球迷霎時都歡呼起來,陣陣聲浪讓快船球員感覺很是不爽,這到底是誰的主場?

喬丹底線球,保羅接到球之後持球推進。

作為聯盟最好的一號位之一,保羅屬於越來越稀少的傳統型控衛。

雖然他的進攻能力同樣是聯盟頂級,但他並不是把進攻放在第一位的一號位。他在場上要思考的就是怎麼帶動隊友,怎麼給隊友傳球。當隊友都打不開局麵的時候,才他會站出來得分。

從數據上來看,保羅曾經做到了曆史第一的控衛per值。

而從場上表現來看,他是個傳球第一不乏攻擊性,打法合理不乏想象性,防守能力夠強,關鍵時刻可靠,失誤控製有效,運球、投籃、突破、傳球各項技術近乎於完美的經典控衛。

可以保羅具備了一個傳統控衛所必備的一切素質。

然而就是如此完美的一個控衛,年年都是聯盟最好的控衛之一,卻從未染指過常規賽Vp,也沒有拿過dpy,甚至連西部決賽都從來沒有進過,更不用談總冠軍以及總決賽Vp了。

他雖然完美,但距離偉大,距離傳奇,尚有百丈之遙。因為他沒有拿過任何一樣硬性榮譽,所以他還不夠偉大。像喬丹那樣總冠軍戒指多得一隻手都戴不下的人,誰不他偉大?

保羅的後輩羅斯、庫裏,已經拿到了常規賽Vp,帕克也早就拿到了總決賽Vp。

而他們,都是攻擊型控衛。

這似乎也是當今聯盟的展趨勢,在“傳球靠全隊,進攻靠個人”的新戰術思路指導下,整體化的團隊進攻分流了大量組織後衛的傳控任務,個人攻擊成為了當代控衛新的選擇。

而以保羅為代表的傳統控衛一方麵深陷繁重的組織進攻任務中不可自拔,另一方麵求穩的風格又限製了攻擊力的上限,成為了這個越來越提的聯盟中頗為尷尬的存在。

其實保羅在傳統控衛這條路上,已經走到頭了。他已經成為了最完美的傳統控衛,就像當初的斯托克頓那樣。

然而他的命運或許和斯托克頓一樣,最終都無法染指總冠軍。

“微笑刺客”以賽亞-托馬斯曾經過,頂尖控衛就是能力不夠的代名詞。

其實曆數nBa的傳球球員,不難現,不管他們打的是什麼位置,到最後決戰的時刻,肯定是靠自己的能力來終結比賽。

這就是領袖的擔當,決定比賽勝負的分數當仁不讓的應該由你來拿。

但這時候如果領袖是一名控衛,他把最關鍵的絕殺球交給隊友,指望隊友能夠終結比賽,那麼或許十次有九點九次他都會失望。

如果隊友有能力投進這樣的球,那麼領袖的人選就應該要換人了。

保羅的進攻的確沒話,但是職業生涯11年,單場得分記錄也不過4分,單場得分上4+的,也隻有8場。

這樣的個人得分記錄,對於級得分手來,簡直信手拈來。

保羅的進攻能力還沒有足夠強大到對手望而生畏,要派人包夾的地步。更何況考慮到他傳球能力,對方更不可能包夾他。

換句話,無法吸引包夾的保羅,很多時候都需要隊友自己不斷的跑動配合,才能出現機會。而不是像級得分手那樣,因為有著令人膽寒的砍分能力,對手會毫不猶豫的對他展開包夾,而這時候隻要把球分出去,就是一個空位投籃。

人們總是抱怨那些瘋狂得分手太獨,褻瀆了團隊運動。但是,瘋狂傳球並不一定意味著無私和偉大。

如果事實果真如此,那麼除了“魔術師”約翰遜這個極度異類外,為什麼史上從來沒有一個賽季場均助攻1+的球員能為球隊拿下當季冠軍?

那些級得分手,凡的得分能力和得分**的確是一把雙刃劍,在摧毀對手防守體係的同時,也把自己球隊的進攻體係撕成爛布。

籃球明明是一項以得分多少判定勝負的運動,可那些得分能力特別強的人,卻經常被視作毒瘤,理由是他們沒法讓身邊的隊友們變得同樣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