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練,我要去選秀。”
易風坐在場邊輕拍著球,看著場上訓練戰術的隊友們,對身邊在戰術板上寫寫畫畫的教練道。
“啊?你什麼?!”
雷明正思考著接下來的比賽要怎樣製敵,突然聽到易風這句話,頓時一驚,戰術板嘩啦一聲,掉在了地上。
“你你要參加選秀?!”
雷明一字一頓的、大聲地重複了易風的話,眼神肅穆。兩人對視著,一時之間,沉默蔓延開來。球館內隻剩下球員們的呼喊聲、跑動是鞋與地板的摩擦聲、籃球和地板籃板籃筐的撞擊聲,以及偶爾出現的籃球空心入網的清脆的唰唰聲。
而在易風與雷明之間仍是長久的沉默。
雷明在確認了易風眼中的認真與誠懇之後,心中五味陳雜。
對於易風這樣的弟子,雷明覺得自己能夠執教他,是這輩子最大的幸運。易風的身體素質、籃球智商、籃球技術,在中國大學生中無疑是出類拔萃的,後無來者不敢確定,但至少是前無古人。尤其是他勁爆的身體素質,就算在飛人如林的nBa,也能占得一席之地。
易風以他越uBa(中國大學生籃球聯賽)這個層次的水平征戰uBa,結果在大學第一年,便已18歲之齡幫助球隊奪得uBa冠軍。這也是清華大學次奪得聯賽冠軍。易風以場均77分,1籃板,11助攻的場均三雙數據外加1蓋帽、8搶斷榮膺Vp(最有價值球員)外加得分王、助攻王、蓋帽王和搶斷王。
即使在享譽全球的nBa(naina1Baskeba11assne,全稱北美職業籃球聯盟,簡稱美職籃),這個牛人如同過江之鯽一般的籃球聖殿,在一個賽季能同時拿到得分王和助攻王也隻有一人,那就是nBa曆史5大巨星之一的阿奇-博爾德。因為這難度實在太大,要同時兼顧個人進攻和球權分配,正如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更遑論在防守方麵也要花費精力。
可想而知,這樣的數據,有多麼神奇,堪稱奇跡!
他這神一般的數據也曾引起圈內人士的驚呼,雖然不是體係內的球員,但也被不少大佬認為是中國籃球年輕一代的領軍人物之一。要不是uBa這個聯賽的級別太低,隻是業餘的籃球聯賽,讓這一份數據的服力大減,易風可能已經得到了進入國家隊的機會。
畢竟,在絕對的實力麵前,什麼體製內、體製外的因素,已經無足輕重了。那些官老爺並不是傻,要是有一個強大的運動員能夠帶領國家隊打出成績,這對他們來可是大大的政績!
而即便是像uBa這樣一個競爭、對抗並不激烈的業餘聯盟,因為易風的鶴立雞群,居然也吸引來了不少的媒體的關注。
媒體一貫是毫無節操的,他們不管易風是不是體係培養出來的,直接給易風戴上了“中國籃球的希望”的帽子,他是繼姚明之後,能真正扛起中國籃球旗幟的核心領袖。而一些像是“中國詹姆斯”、“當代喬丹”之類的名號,也都紛紛往他身上套。
對於這樣的媒體,人們早已經習慣。於是他們報道的內容,給易風的讚譽,人們也是一笑而過,當真的人並不多。而關注籃壇、喜好籃球的人,則會開始留意易風,並期待他後續的精彩表現。
不得不,這是媒體的悲哀。或許也是時代在進步,媒體掌握的話語權越來越弱,人人麥克風的時代已經悄然而來。媒體公信力大減正是強有力的佐證。
但幸好,媒體也沒有完全墮落,人們並不能真正做到無視它的存在。所以易風在他們的報道下,在中國也算是有知名度了。
然而就算是這樣的讚譽,易風一個十八歲的少年,竟也沒有迷失。仿佛外界媒體報道的人不是他一樣,他該怎麼訓練還是怎麼訓練,該怎麼打球還是怎麼打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