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塞外風雲泣鬼神 成都郊外吟天人(1 / 2)

傍晚,此時的雁門關的上空正有一顆火紅的星體緩緩落下,可是那絲微弱的陽光卻並沒有給這處雄關安詳的氣氛,而是帶給這個雄關一次巨大的考驗,一次麵對生死的考驗。城上眾人有些疲憊地看著城牆下那數之不盡的敵人,讓人不經意間想起了唐代詩人李賀的《雁門太守行》中的“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可即便如此,這座雄關上的所有官兵並沒有因為城牆下那黑壓壓的敵軍而膽怯,每一個人的臉上都是一副視死如歸的表情,似乎會給人一種錯覺,自己的身後有著數以萬計的兄弟支持著自己。官兵如此愛國的心情不禁讓人想起了王維的《少年行(其二)》的“孰知不向邊庭苦,縱死猶聞俠骨香。”

縱使這座雄關上麵的官兵或多或少地會震懾下雄關下意誌有些薄弱的敵人,但是也改變不了敵人主帥的意誌:踏破雄關,直搗黃龍的壯誌。

當敵人發出進攻的號角的那一刻,雄關上下就如同一副“萬裏刀兵彙狹路,萬頃良田無人耕”的景象。

此時的城守府中不時地散發出有些焦躁的情緒。

“稟告將軍,敵人已經開始攻城了。”一名身穿鎧甲的年輕人恭敬地對著城守府中央的那位說道。

“嗯。”這位主將輕輕地回答了他一句,緩緩說道:“朝廷那裏有什麼消息嗎?”

這位年輕小將聽到這位將軍如此問話,有些含糊不清地說道:“朝廷哪裏一切安好。”

聽著這個如此回答自己,這位將軍就有些生氣地道:“你就不能好好說話嗎?”

年輕小將畢竟還是對這位主帥有著敬畏之心的,如實說道:“朝廷的意思是讓將軍自行解決。”

出乎這位年輕小將意料的,這位將軍在聽到這句話時並沒有惱羞成怒,也沒有發出一聲歎息,而是讓這座城守府中的氣息變得異常壓抑。

……

自從天竺僧人跋陀由北魏孝文帝在少室山中建立寺廟以來,少林寺盛名一直在江湖武林中流傳下來。而這一世的少林方丈,玄懷大師一直以慈悲為懷,經常四處行善、傳道布施、造橋鋪路、救災救人。因而玄懷大師在江湖中留有很好的口碑,少林寺也再一次在他手中發揚光大。

此時的少室山上,正有兩撥人馬怒目而視,大有幹一架的趨勢。背倚山門的那波人馬都是清一色的禿頂,手持八尺的棍棒,自有武僧那般神色;而與這些禿頂相視而立的這波人馬,不論是穿著還是神情都是五花八門:有的婀娜多姿,一副妖精似的打扮;有的和顏善目,一副平易近人的神色;有的凶狠惡煞,叫人望而生畏。這樣一些人組合在一起,很難想象是什麼讓他們能夠團結一致的。

“此乃佛門禁地,望各位施主請回吧,這裏並沒有你們說的那個人。”在這群禿頂中的一位頗有幾分威望的長者緩緩道來。

“我說你這個大禿頂啊,你怎麼知道你這裏就沒有我們要的那個人呢?”對麵那些人中一位長相凶狠惡煞的男子說道。

“施主此言差矣。老衲我久居於此,自是曉得這裏的一切。”這名長者不慌不忙地緩緩給這些人道來。

“你...”子正想出言反駁,卻被自己的同伴打斷。

“玄懷大師此言差異,我們要找的這個人他還有著自己的使命沒有完成。如果玄懷大師願意做全江湖或者說全天下的罪人,那老夫我也無話可說。”

“阿彌陀佛,老衲我並不想去做那個對不起全江湖的惡人。”玄懷大師慢慢地說道,“但是,老衲和那個人有約在先,如果我幫你,卻對不起那個人。”

那人輕輕地笑了笑。說道:“這個請大師不用擔心,大師與我可在此打上一架,如果我僥幸能贏了大師,那就請大師放我們進去,由我們自己去尋找那個人。你看如何?”

玄懷大師輕輕地笑了笑:“那老衲可不會手下留情的哦。”

“承讓了。”

話音剛落,玄懷大師就和這名男子打了起來。要說少林的外家功法,那在江湖上自是屬一流功法,此時由少林的方丈玄懷大師施展開來,那更是無懈可擊。隻是讓人很可惜的是,與玄懷大師交手的這名名不見經傳的男子武功也是精於求精,打得玄懷大師隻能被動防守,無法突破他凶猛的攻勢。

當一炷香的時間過去了,玄懷大師連忙向後退了幾步,說道:“施主就此作罷吧,老衲並不是施主的對手,這山門我便讓施主等人進去罷了。”

“多謝大師成全。”那名男子很有禮節地說道。

眼看這群人踏入少林寺的那一霎那,少林方丈玄懷大師輕輕地歎了口氣,低聲說道:“但願朱施主能夠平安無事吧。”

少林寺也不是很大,這波人很快就把自己的目標給找了出來。當這波人的目標站在這群人之中的時候,幾乎所有的人都有種想要流淚的衝動。但也是這群人之中那名和少林方丈打過一架的男子,帶頭單膝跪了下去,口中緩緩說道:“懇求王爺回關主持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