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的聰明是從我那裏遺傳過去的
每次數學競賽的前一天晚上,她都住在她大阿姨家。她大阿姨告訴我們,阿拉YY是聰明,明天要競賽了,阿拉YY照樣看電視。從來不溫課。但是人家照樣每次得獎。得意之情,溢於言表。
實事求是地說,女兒的聰明不是遺傳其媽媽和其外公外婆家的基因得到的,而是遺傳其父親或其奶奶的基因得到的,這隻要看一下我妻子,妻子的兄弟姐妹,她叔叔的孩子,以及他們的孩子受教育的程度,我,我的兄弟姐妹,我舅舅的孩子,我伯父和姑姑的孩子,以及他們的孩子受教育的程度,就能明白的。
我妻子家唯有我妻子接受過高等教育,但她不是靠考試成績進入大學的,而是通過選拔、推薦進入大學的。她的同胞兄弟姐妹文化程度沒有超過初中的,當然,這要考慮到**********這一特殊情況。我妻子叔叔家孩子中也沒有一個是受過高等教育的。我妻子的兄弟姐妹的孩子中沒有一人學曆超過高中的。我們家也唯有我一個接受過高等教育,但我是通過考試成績進入清華大學的。我和同胞姐妹的五個孩子中三個是有高等學曆的。我大舅舅家十個孩子,其中三個是有高等學曆的,第三代中隻有一個是有高等學曆的。我二舅舅家三個孩子都沒有高等學曆,第三代中也沒有一個是有高等學曆的。我二舅舅死在抗日戰爭期間。我伯父家兩個孩子。其中一個孩子有高等學曆。兩個嫂子中,一個是有高等學曆的。六個第三代中沒有一個是有高等學曆的。我姑姑家五個孩子,其中一個孩子有高等學曆。九個第三代中也隻有一個是有高等學曆的。也請考慮**********對他們的第三代受教育程度的影響。我說這些的目的是,從研究的角度,我們家係比我妻子家係可能要聰明一些。但是,這僅僅是指讀書的智力方麵。我並不是說妻子家係的人天賦不高。
人的天賦是多方麵的。我們說的聰明往往隻是指智力天賦。我想,就天賦而言,它是不全麵的。我去世的前任妻子就是一例。她的天賦是幹事幹練麻利,手腳極快。天賦是一種繼承。她在這方麵的天賦繼承於她的母親,或是從她母親那裏學到的。我的嶽母在她的左鄰右舍中就是以能幹出名的。在醫院,妻子是辦公室主任。她那快刀斬亂麻的工作作風,使她幹得得心應手。在家裏,,她把家收拾得一塵不染。如果有人在她收拾家時打電話進來,她會告訴那人,她正在收拾屋子,沒有時間陪她/他聊天,請說得簡短些。
怎樣保持女兒的英文聽說能力是一件令我躊躇再三的事情
從美國回來後,女兒的語言大環境從英文改變成了中文。在美國,雖然語言的大環境是聽說英文,但是,一旦妻子回到家,家就成為女兒聽說中文的良好小環境。而在中國,為女兒找到好的聽說英文的小環境都很難。怎樣保持女兒的英文聽說能力是一件令我躊躇再三的事情。
1989年春天,美國駐SH總領事館的文化參讚陪同一家公司的顧問到SH財經大學。校領導讓我陪同。在閑聊中得知,那位文化參讚原是美國小學的老師。我也告訴她我們全家曾在費城生活了兩年多。女兒還畢業於美國小學,和已被費城最好的公立中學錄取,現在SH一師附小重讀五年級。
我現在已經記不清楚,她(這位文化參讚)是否去過一師附小找過我女兒。但是,我記得很清楚的一點是,她把她在美國的學生介紹給我女兒,使她們成為通信的筆友。我女兒的筆友在信中介紹了她家裏的情況。我們回了封信,介紹了我家的情況。後來又收到筆友的信。信中,筆友的母親問我們,中國傳統醫藥的皮膚科醫生是一個什麼樣的醫生,因為我們在信中說,我妻子是中國傳統醫藥的皮膚科醫生。還沒等到我們回信,6.4事件就發生了。我們就此停止了通信。
又通過我妹妹的關係,女兒得以進入在虹橋居住的一家人家進行英文對話。後又在SH財經大學圖書館聽一個老外演講英文時,認識了他的女兒,從而在財經大學附近找到聽說英文的環境。該孩子住在同濟大學的公寓裏,我還領著女兒去那裏找那孩子玩過一、兩次。
由於受到各種客觀因素的製約,我們都無法堅持下去。盡管,我想方設法,但仍無法為女兒創造一個保持其英文聽說能力的好的穩定的英文環境。我真的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一定是個男的
這個故事是聽妻子說的。JA區教育局的一個工作人員在填寫我女兒的數學競賽獎狀時把她的性別填寫為男。一旁的另一個工作人員告訴他,他填錯了。ZhZX是個女孩子。他的女兒也在SH市中學生業餘數學學校上課,和ZhZX是同班同學,她們認識。
但是,那個填寫獎狀的人固執已見。說,不可能。女孩子不可能那麼聰明。ZhZX,一定是個男的。於是,他沒做任何更改,就發下去了。
可能是那位填寫獎狀的人官大一級,也可能是此事無足輕重和無關大局,而那另一位工作人員也不再堅持。反正,我們收到的獎狀的性別欄上仍然是男字。
直到女兒為了申請南加州大學全額獎學金博士資格發現數學獎狀性別欄上的錯誤時,才不得不去JA區教育局要求他們做更改。
不知那位填寫數學獎狀的工作人員是否還在現場?(因為已隔十年。)不知他們看見一個活生生的人站在他們麵前請他們核對正身把性別從男改成女時又有何感想?其實,我隻是在笑問自己而已。我隻是把這作為一個花邊新聞告訴你。
一件令人不愉快的事情
女兒在市西中學讀初三上時發生了一件令人不愉快的事。我們至今還耿耿在懷,認為是奇恥大辱。市西中學的副教導主任Ch老師說我女兒篡改國歌,唱有下流話的國歌。聲色俱厲地在全校宣布,為嚴肅校紀,要嚴肅處理此事。那時,女兒因病住在家。我們對此一點也不知情。還是妻子在醫院裏通過電話知道這事的。聽妻子一說,我們都很重視。首先,我們詢問女兒,她一臉無辜。我們相信她的誠實,我們斷定女兒沒有做過這事。其次,我們要知道,為了保護女兒,我們應該做些什麼?
妻子在崇明農場時的一個朋友是SH市XH區一個初中的校長,她應該是個我們求助的合適人選。我們登門拜訪。她告訴我們,Ch老師的做法完全是錯誤的。她還給我們一份SH市青少年保護條例。然後說,你們最好到JA區教育局一次,那兒是市西中學對口的管理部門。
一回到家,我就仔細地閱讀SH市青少年保護條例。知道了Ch老師的錯誤所在。心裏有了個底。
第二天,我又去了JA區教育局。向教育局的工作人員申訴了我女兒在學校裏受到的不公平待遇。因為,女兒還不滿十八歲,我們是女兒的當然監護人。為了保護她,我要求學校和我討論此事的解決辦法。
那位教育局的工作人員是位女性。她說,我是根據SH市青少年保護條例說話的。既然大家都是讀書人,那就好說話了。問我能不能等兩天,因為她需要調查一下情況,然後給我一個明確的答複。我同意了。
我翻身又去了市西中學找L老師。此時,L老師已經不任女兒班級的班主任了。她一見到我就說,她也知道我女兒的事了。學校的有關領導向她調查了我女兒的情況。她也向學校有關領導表示了自己的態度。她做了她能做的一切。但是,她無法阻止學校的決定,並把學校的決定告知我們。我說,我理解她所說的一切。我感謝她為我女兒所做的一切。我來學校找她的目的隻是想知道,誰對此事比較了解。既然學校在大動幹戈,我們有權知道學校這麼做的理由。我們想知道事情的原由。我們也要對此進行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