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生活的元素(1 / 2)

自從《一個故事說給你聽》完結之後,我就在想還要不要寫網絡文學。

進入大四之後,生活發生了許多變化,壓力也越來越大,有的人在為自己的未來忙碌,有人尋找各種途徑逃避,而我則是那些選擇逃避的人中的一個。

每次壓力大的時候,我就瘋狂寫作,於是在這個學期的第一個月裏就把原本打算一個學期寫的東西全寫出來,《一個故事說給你聽》也提前完結。接下來如果按計劃是更新落下太久的《一個故事》了,因為它是《一個故事說給你聽》的第三卷。然而當我真正打開文檔的時候卻怎麼也寫不出來,故事已經在心中成型,卻找不到合適的句子表達。

於是,我開始思考我是不是真的需要寫那些殘忍的文字?如果寫不出心靈雞湯,也不一定非要寫毒雞湯不可啊!甚至我想我還要寫作嗎?如果你的生活已經亂七八糟了,你會寫作嗎?

曾經把自己的寫作定義成“如果生活讓你感到疲憊,那麼我願意創造一個世界讓你修養身心,在閱讀中享受靜思的獨處時光”。如果有一天感到疲憊的是我,那麼我願意在角落寫一篇關於生活的文章,那就寫吧,關於生活。

時光流過的所有印跡,你是否見過?在漫漫長河的波瀾中,烈日當空下龜裂的土地,母親臉上的年輪,還有你見過的所有發生改變而且此刻以及將來都要改變的事物。你每天睜開眼看見陽光從窗口照射進來,染了一地的明亮,你走過牆壁剝落的樓道,聽見誰家的孩子唱一首剛在幼兒園學會的歌,你還走過熟悉的街道,紅綠燈常年重複的街角匆匆走過陌生人。

你所看見的一切都是組成生活的元素,陽台上明媚的陽光、綠樹繁茂的城中街道、南方吹來潮濕的風、四十五度角仰望蔚藍的天空,你喜歡回家路上聽一首了無牽掛的音樂、一個人走過鄉音彌漫的小巷也不會孤單。

或者冬天,常常帶著鄰居家小孩放幾塊錢買的鞭炮,還記得夏天到鄉下抓了幾隻魚蝦?你期待的春天開了木棉花染紅整個城市縱橫交錯的街道,秋天的風帶來遠方未及說完的慰藉。

我沿柳枝紛飛的西湖畔經過,常常看見情侶依偎的情人島地上落滿溫暖的陽光,湖麵的波瀾映射了影子彎彎曲曲拖得很長很長,仿佛愛情,溫柔、模糊,宛在水中央。

散步的時光總是短暫,從西湖走到東湖也就不到十分鍾的路程,逸夫人文館的塔樓響起報時的鍾聲時我便繞了一圈,沒有人陪伴的路途原來也不會太孤單。喜歡夕陽照在建築學院新建的學院樓,發現紅牆也會發出閃閃金光,雖然晴朗的秋季每天黃昏都遇見過這樣的情節,然而每次仍習慣拿出手機拍攝幾張照片,據說到達北回歸線之前,每天夕陽的角度都不一樣,如果錯過流年,那再次遇見曾駐足欣賞的夕陽需要在哪一年?

當我靜靜地欣賞夕陽的時候,天空還是那麼蔚藍,跟三年前有什麼不一樣?也許變的是我自己。喜歡一輛自行車,當它還不是我的時,曾騎著它到過我見過最高的山,最遠的城。後來終於有錢買下來的時候,遠方還在,卻再也沒有騎著它出發的勇氣,一張幾十塊錢的車票能夠解決的距離已經找不到騎行啟程的意義,依然喜歡這輛自行車,就算為了懷念,也為了祭奠。大四來到學校發現自行車丟失了,從此每次經過自行車存放的地方都會多看幾眼,不是妄想找到那輛自己的那輛,而是一種念想。不想重新買一輛,也不願意騎其他的自行車,對喜愛的事物縱然再也找不到了,也總有一種念念不忘的懷戀,有些感覺終究無法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