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席卷南方,胡景伊痛心疾首,為失去了大好前途。在上海呆著,不容於孫,好友熊克武也疏遠之,隻好灰溜溜的四川半道上。關鍵時刻,雪中送炭人來了。
特務頭子趙迒,在江輪上“偶遇”胡景伊,雙方一番交談,趙處長很欣賞胡景伊的軍事才能,並給以引薦更大的特務頭子李慕言。這兩人相見之後,可謂臭味相投。李慕言對於南京臨時政府那是切齒痛恨,要不是同盟會那幫人扯後腿,大帥沒準已經跟北方劃江而治了。
兩人一夜暢談,天亮就拜了把子,李慕言當了大哥,自然要照顧小弟的前途。於是給胡景伊支招,讓他會四川去,先去重慶發展,重慶方麵跟成都方麵不對付,把滇軍給引到了川南。滇軍入川之後,並沒有遵守事先的約定不涉及四川地方政務。
滇軍在川南亂來,大開殺戒,奪取地方政權財權,先後殺周鴻勳、劉禮謙、黃方等革命黨首領,激起全川之憤慨,各界之譴責。重慶方麵一直想送客,但是又沒啥好辦法,打的話肯定是打不過的,再說人是自己請來的。胡景伊是軍中老前輩,跟滇軍將領關係都不錯,由他出麵去搞關係最合適不過了。
李慕言的雪中送炭,可以說讓胡景伊看到了東山再起的希望。當大哥的李慕言拍著胸膛表示:“四川到了大帥的手上,你要想做文職,省長是沒跑的,想做武職,包你一個川軍總指揮。”保證之後,還塞過來兩萬大洋的彙票,流通全國的彙豐票。
為了表示對胡景伊的“看重”,李慕言特意還給派了兩個隨從。保護他安全回家,同盟會裏頭仇家太多,胡景伊的安全問題要重視。
回到重慶,果然如李慕言所說,重慶軍政府來人邀請胡景伊出麵勸退滇軍。胡欣然接受,前往川南會晤滇軍,一番口舌之後,也不知道收了多少紅包,擅自許了滇軍三十萬的開拔費,滇軍答應撤軍。胡景伊沾沾自喜的回到重慶,條件一說,氣的重慶這邊跳多高,此前都不願意去勸說滇軍的一堆人跳出來譴責他,說胡景伊出賣四川利益,損公肥私。
胡景伊再次感受到了人情冷暖,有本事你們去打走滇軍啊?老子跑那麼辛苦,花錢送神,你們還不滿意?滇軍是你們請來的,請神容易送神難,這個道理還要我怎麼說?反正是各種的不滿,心生去意!可是大哥交代的任務還沒完成啊,怎麼辦捏?
進退維穀之際,關鍵時刻,尹昌衡來電,邀請胡景伊去成都。胡景伊是尹昌衡的老師,尹昌衡當了成都的大漢軍政府都督,身邊沒幾個人可以幫忙的。聽說老師在重慶,趕緊的來電相請。胡景伊立刻用隨從帶來的無線電通知了武昌,李慕言立刻指示,假裝推辭,上杆子不是買賣。並再次電彙五萬元給胡景伊,讓他見機行事。
胡景伊回電推辭三次,尹昌衡求賢若渴,派人來重慶送親筆信邀請老師。嗯,尹昌衡的心目中,老師“學識悠長,經驗宏深。”必須是他需要的頭號諸葛亮,殊不知他的老師早就惦記上川軍總指揮或者省長的職務。
在一片譴責聲中,胡景伊擔心被重慶方麵留難,招呼都不打,悄悄的帶著隨從去了成都。到了成都,果然為尹昌衡所倚重。胡景伊也不負學生的期望,第一次出手就以五十元一條漢陽造的價格,購進五千條,每槍附彈200,顯示了極強的能力。在整編軍隊中,更是不辭勞苦,深入軍中,廣做思想工作,為整編軍隊立下汗馬功勞。
關鍵是,尹昌衡要委任老師為軍中要職時,胡景伊很果斷的拒絕了。表示:“同盟會人對老師多有成見,不易拋頭露麵,引來不必要的麻煩。”(這個跟曆史上有區別,小說需要。)
尹昌衡大為感動,連聲稱:老師高風亮節。於是更為信賴,接著又通過胡景伊的關係,再購入漢陽造五千條,不料消息走漏,方浪被擒,軍火被重慶給搶了。
尹昌衡大怒,揚言要武力統一四川。董修武等人苦勸之後作罷。既然不打,那就談吧。有胡景伊這個內奸在,重慶軍政府的底線一清二楚,還談你妹的談啊。結果可想而知,重慶方麵連滇軍都送不走,還拿什麼來討價還價。
所以說,做人要厚道!
經過一番拉鋸,最終雙方談妥了兩個軍政府合並的協議,成都方麵大獲全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