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出世】(1 / 3)

首先提示一下,本人原書名叫三國春秋,在起點已經被別人占了,所以改成三國春秋傳,還望編輯見諒

東漢靈帝中平元年,此年乃甲子年。春正月初,濟南郡人唐周上書朝廷,告發自己的祖師張角欲圖率一幹徒眾謀反。在徒眾中,馬元義等人已在京師暗中勾結中常侍數人,以及宮廷官署侍衛、商人、百姓等,即將一同舉事。張角,冀州钜鹿郡平民。十多年前,張角自稱“大賢良師”,尊奉黃老道術,蓄養弟子,開始在百姓中傳道。其方法,讓信眾跪拜懺悔過錯;遇有疾病,由道師布設符水口念咒語來驅病,而患者頗有能治愈的,所以百姓信服順從的極多。張角又派遣重要的門徒八人至四方傳道,宣揚善道,歸化黎民,門徒教授門徒,百姓攜帶百姓,就此枝蔓開來。不止平民百姓,就是在官吏、將卒、宦官、宗室中,都有著眾多的信徒。張角傳教的方法與形勢,與西方基督教的早期傳教神似。黃老道術早已有之,為何張角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就成為全國性的強大教派?《後漢書?五行誌》中有下列極不尋常的記載:靈帝建寧四年(約公元171),大疫;熹平二年(約公元173),大疫;光和二年(約公元179),大疫;光和五年(約公元182),大疫。四次全國性的大瘟疫,在靈帝的短短十二年間接連爆發,而在東漢其餘的約一百八十年時間裏,瘟疫多為局部性的且間隔時間相當長。那麼,“符水療病”就有了一個合理的解釋:張角能治愈瘟疫!隻有這類能大規模的救人性命的單一“道術”,才會使得大規模的人群在極短時間內信從!才會使得人們拋棄傳統的君親師完全拜倒在“大賢良師”腳下!如果靈帝期間的密集大瘟疫是極其偶然的自然現象,那麼張角就是一個大的幸運者;如果這些密集大瘟疫是張角及其門徒在掌握治療瘟疫手段後的作為,那麼在某些領域,張角可以說是有史以來的第一人!到中平元年,張角已有徒眾數十萬,連郡帶國(劉姓諸侯王轄下的類似於郡的分封地即稱為國),父老婦孺,相攜歸順,自青、徐、幽、冀、荊、揚、兗、豫八州之人,莫不畢應。張角於是按地區、人數將信眾劃分為三十六方。“方”這一稱呼,是張角首創,類似於將軍、主教。大方一萬餘人,小方六七千,各方的首領即稱為“大方某某”“小方某某”,既主管各自區域的教內事務,大力擴張傳教,也負責興兵舉事。張角將要起事,宣言:“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各地教徒用白土在京城各寺門及各州郡官府門上塗字,都寫上“甲子”二字。大方馬元義先收得荊、揚二州數萬徒眾,期於屆時響應在鄴城的張角。馬元義又多次往來於京師,結下中常侍封諝、徐奉等作為內應,約定於三月五日內外俱起,即當張角在魏郡鄴城舉事的同時,他們率教徒直取京師皇宮!還有兩月,被叛徒唐周告發。朝廷立刻在洛陽捕獲馬元義,施以車裂極刑。漢靈帝將唐周所上章遍示三公及司隸校尉。鉤盾令周斌率領三府的官吏兵卒,大閉城門,從皇宮、官署至街頭閭巷,嚴查張角徒眾,誅殺一千餘人,拷打訊問後得知張角在冀州,於是急命追捕。張角知事已泄露,立遣使者四出,晝夜馳告各地諸方,即時起事。二月,張角自稱“黃天”,首起於冀州魏郡。其徒都用黃巾纏頭,旌旗都尚黃色——與“黃天”張角相應。時人謂之“黃巾”,亦貶稱“蛾賊”——黃布纏頭,兩尾在後,與蛾類似。黃巾殺人以祠天。張角自稱“天公將軍”,次弟張寶“地公將軍”,三弟張梁“人公將軍”。八州黃巾三十六方,疊疊而起,燔燒官府,劫掠城邑,東漢長吏或死或逃。旬日之間,天下騷動,京師大震。三月初三,漢靈帝任命皇後何氏之兄,時任河南尹的何進,為大將軍。命其率軍駐屯洛陽都亭。洛陽四圍有函穀、大穀、廣城、伊闕、轘轅、旋門、孟津、小平津八關,此時即各設立都尉官把守。初七,朝廷大赦天下黨人。當其時,中常侍呂強進言靈帝:“黨錮久積,若與黃巾合謀,悔之無救。”靈帝采納。呂強又請誅殺一幹貪瀆宦官。於是諸常侍人人求退,又各自征還宗親子弟在州郡為官者。中常侍趙忠、夏惲等遂一同誣陷呂強,靈帝不悅,派中黃門持兵器召呂強。呂強聽說後,怒道:“吾死,亂起矣。丈夫欲盡忠國家,豈能對獄吏乎!”遂自殺。趙忠、夏惲再上讒言,靈帝又命收捕呂強宗親、抄沒全部財產。當此時,朝廷博選將帥,征發北軍五校士、三河騎士,又招募精勇壯士,一並調發各郡郡兵。精銳軍隊全部集結,各郡兵也向指定區域彙集。朝廷命令北中郎將盧植往冀州討張角,以護烏桓中郎將宗員為副手;命令左中郎將皇甫嵩、右中郎將朱儁共討潁川黃巾。各主將有權上奏挑選一定的將吏僚屬,朱儁的上表中請時任下邳丞的孫堅擔任佐軍司馬跟隨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