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佛祖,八戒不服!(一)(1 / 2)

佛祖靈山,梵音嫋嫋,一片安詳。

有話是這般說,靈山佛音不息,眾生便永世無劫。

而今日,破例了。

有個菩薩,他以絕頂法力,將九百九十九口大小不一的棺材直直地豎在靈山腳下,每一口棺材都散發出或怨恨或喜悅或嗜血或憤怒的死亡氣息。

神奇之處在於,這些蘊含著完全不同情緒的死亡氣息之間仿佛毫無任何排斥,相遇便相溶,逐漸形成一股漆黑恐怖的陰雲,完全籠罩包裹靈山山腳,並有逐漸向靈山之上翻滾侵略的趨勢。

“淨壇,你來了。”

偉岸無邊的金像如來無悲無喜,仿佛早就料到今日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他麵前站著的,正是已成淨壇使者百年的八戒,百年時間,淨壇使者一次也沒見過佛祖,他在找回自己失去的一切。

“是的,我來了,帶著自天蓬墮凡之後、終拜三藏為師之前,總共千世輪回的記憶。”

自高老莊踏上西天取經征途,取法號悟能,八戒便一心成佛,為贖當年蟠桃會醉酒**嫦娥之罪。

“你並沒有找到答案,還是說,取經長路洗盡鉛華,你仍感到不公?”

幾乎漫天仙佛都知道的一件事,一百多年前西天取經,師徒四人再加上那匹白龍馬,個個修成正果,唐三藏封旃檀功德佛,孫大聖封鬥戰勝佛,豬八戒封淨壇使者,沙和尚封八寶金身羅漢,白龍馬封八部天龍廣力菩薩。

雖然看似正常,但對八戒來說卻是極大的不公。

百多年前,佛祖座下金蟬子為求真佛至理,自甘淪落做凡人,從東土大唐徒步前往西天取佛法真經,路上收服大鬧天宮的齊天大聖、**嫦娥的天蓬元帥、打碎王母琉璃盞的卷簾大將,以及火燒玉帝明珠的西海龍王三太子,曆經九九八十一難,終各有所得,各有所安。

但是——

唐三藏生前金蟬子,哪怕轉世成凡,依舊受仙佛矚目、尊敬;孫悟空大鬧天宮,攪得天翻地覆,本該打落十八層地獄永世不得超生,卻隻是在五行山下壓了僅僅五百年,甚至還借著這段時間洗去魔障戾氣;沙悟淨打碎王母娘娘的琉璃盞,本該死罪,卻隻是罰他在流沙河為妖,做傷天害理之事都沒受過任何懲罰處置;敖烈縱火燒了玉帝賜下的明珠,也是觸犯天條死罪難逃,卻隻是在蛇盤山靜靜等待唐三藏的到來。

而八戒呢?

蟠桃會醉酒**嫦娥,確實是犯了天條,但按理說這並非重罪,仙家有情,意投則比翼雙飛,無心則各自天方,可他卻因此被判受一千世輪回之苦,是否太過苛刻了些?

跟著唐三藏取經這一世,八戒化豬、好吃、懶做、嗜睡、肥胖、貪色、膽怯,他需要承受的磨練修行,他需要承受的折磨痛苦,遠比其他幾人要深刻艱難得多。

當時,幾乎所有仙佛都在質疑,佛祖隻給豬悟能一個淨壇使者,是否有失公允?

哪怕論資曆,八戒也不比任何人低。

結果卻隻是封了個菩薩,還是個隻管吃喝的菩薩,甚至還不如當年天蓬元帥之位。

“很公平,師父一介凡人,徒步西天,大師兄法力絕世,降妖除魔。一路走來,八戒自知不如他們,可是——”

八戒頓了一下,抬頭看向如來。

如來一動不動,仿佛神遊太虛,又仿佛凝神傾聽,或者早已化身千萬行走大千世界,隻留一絲神識在靈山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