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中國第一偉人楊斯盛傳(1 / 1)

兄弟現在又要說一位大豪傑了。這一位豪傑,空了雙手,辛辛苦苦做了幾十年,積了幾十萬家私,到了老來,一一的把家私散了大半。來得艱難,去得慷慨,這種人,兄弟要是不來表揚表揚,兄弟這支筆可不是不值錢了麼?

這人姓楊,名斯盛,字錦春,是江蘇川沙廳人氏。從小父母雙亡,無力讀書;不但無力讀書,差不多連飯都沒得吃了。後來隻好做一個泥水匠,賺兩文錢度度日。看官!我中國的人,有一種怪習氣,越是做下等勞動的人,越流落得快。因為生來不大吃得苦,稍吃些苦,便腰駝背脹的了。隻好吃兩分鴉片煙,喝兩口酒,或是買點好小菜,一天辛苦錢,還不夠一餐吃喝,那裏還會成家立業呢?看官要曉得,這“窮苦”二字,真是一塊試金石,隨你什麼人,須要經過這個關頭,才有後來的指望。唉!這些膿包男子,那裏經得這塊試金石的摩擦。隻有我如今所說的“楊斯盛”先生,不震不驚,從容不迫的跳過了這個關頭,睜開了眼睛料事,立定了腳跟吃苦,駝起了肩頭做工。如此者十幾年,才有了立腳之地。回想起初到上海的時候,年紀才得十三歲,那一種孤苦伶仃的景況,真個如同夢境了!

楊斯盛先生有幾種本事:第一樣天資極高,他原是沒有讀過書的,後來不但能讀中國書,並且能說英國話了。第二樣見識甚好,辦事極有決斷。有了這二種本事,辦事自然容易,再加以一種堅忍的氣概,獨立的精神,自然天下無難事了。於是乎不上三十年中,楊斯盛已成了大富翁了。

列位!你不看見中國的富翁麼?一生奸刁詐偽的賺了個把家私,便說道老夫的家私是血汗心力去換來的,如今是要省吃省用的用去才可留下來傳給子孫。所以這種人心目中,隻認得黃的金子,白的銀子,那裏敢輕用一錢?哈哈!隻好留給他子孫把去孝敬那煙館老板堂子烏龜罷!但是我所說的這位楊先生,卻不是這種人。他要是這種人時,他那家私可不知要積到多少萬了。他一生一世,遇了什麼天災人事,務必捐出巨款,賑濟受害的人;遇了什麼公益事業,務必出錢捐助。他生平捐錢造的馬路也不知多少條;救活了的人也不知多少人了。他所做的事業,最為人所最崇拜的就是那“破家興學”一事。

楊先生因為自己少時沒有讀過多少書,所以他很想造就一班少年人才出來。所以他便捐了十萬金,開了一所廣明小學,並附設一個師範傳習所,後來逐漸擴充,便改為浦東中學,附設兩等小學。築校舍於上海對麵之浦東,那學堂中如今已有了二三百人。其中規模之宏大,辦法之整嚴,就是上海開辦了多少年的學校也還不及。不料那學校開辦不上二年,我們這位可敬可愛可師可法的楊斯盛先生,竟爾死了。可憐他死的時候還說:“那學校用的黑板要改良。”這句話還沒說完,便死了。唉,可憐啊!

他未死之前,便把家產分為數分,把所有家產的三分之二捐入那學校,此外的家產捐助南市醫院,改築橋梁,捐助旁的學堂。還有許多事業,兄弟說也說不完了。餘下給子孫僅十分之一耳。看官!這種人是一種什麼人?兄弟的“豪傑”二字,能夠包括得完全麼?我們中國古時有個人叫做疏廣,他說“子孫若賢,多了錢,便不用功上進了,便灰了他的誌向了。子孫若不賢,多了錢,便是助他作惡作歹了!”所以他有好多的黃金,都拿去辦了酒食,日日請客,大吃大用,卻不傳給子孫。中國的人,幾千年來都稱讚他的好處。看官!他所說的話可是不錯,但是他行的事卻大錯了。他不拿錢去做些濟人利物的事,卻拿去大吃大喝。一來呢,獨樂一身,無益於天下生民。二來呢,飲食醉飽,給子孫做一個敗家的榜樣。他那裏比得上我們這位可敬可愛可法可師的楊先生嗬!唉!兄弟這個話,如何可拿去責備幾千年前的古人,他那裏懂得,隻好把來希望列位看官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