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三國古墓(1 / 2)

“對呀,這裏的明器一小部分是青銅與玉器,大部分都是木質與竹質的漆器,還有布藝,隻是已經腐,一觸卻碎。”老K蹲在地上打量眼前明器。

我看了一下房間裏的明器,沒錯,和穿山甲說的一樣。

我隨手拿起一隻漆碗,還好,木質胎體的漆碗居然還保存得完好,隻是已經經不起外力作用了。

漆碗外有圖案,很精美,幾乎保持著原來的模樣,漆碗以紅黑為主色調,碗內是紅色的,碗外是黑色的。

碗外有紅色的圖案,以花草鳥為主,以從前的藝術水平來說,這個碗相當精美,不是普通百姓家應該有的物件,而且這隻碗顯然是食用器具,碗沿與碗內有劃痕。

我對這方麵沒有研究,並不能作出鑒定結果,於是隻好放下,把目光轉向一塊織物上,看不出來是什麼紡織的,隻是我一上手,那織物即刻支離破碎,就像被火燒地的稻草,看似完整,一觸即碎。

穿山甲把我剛剛入下的漆碗拿了起來端詳,看到碗外的圖案,即刻皺眉。

“穿山甲,熟悉嗎?”楊剛即刻問。

穿山甲繼續皺眉沉思,然後不置可否地說:“很像,大概像三國時期的漆器。”

“什麼像,它就是屬於三國時期的漆器,虧你還是個行家,你看仔細了,這種風格,已經非常形象了,不再是從前那種抽象繪畫,風格走上現實事物,這種風格是三圍時期的產物。”楊剛大概非常熟悉這類物件,像教導小學生一樣教穿山甲鑒賞。

穿山甲甚至有些難堪,畢竟自己是開古玩店的,經手的老物件不知道有多少,但這類漆器可是相當少的。

漆器雖然有漆層保護,但到底還是無法保證木質胎底不接觸空氣,杜絕氧化,經過不知道多少歲月,木頭終究還是要腐朽的。

所以,在古玩市場很難見到漆器,即便有,也是相當少的,而且多有殘破。

“對,我想起來了,在前些年有過一個大墓,出土過大量漆器,也說到繪畫風格,已經走向現實化,不再抽像,崇拜信息已經大減。”穿山甲似乎想到了相關信息,於是拍手叫道。

“想起來了吧,這根本就是三國時期的漆器。”穿山甲也非常興奮,畢竟這是一個重要發現,有望知道此行是掘誰的墳盜誰的墓了。

“現在我們重新來研讀一下鎏金博山爐上的兩個字了,‘魏’是國名,‘華’是人名,依照漆碗判斷,屬於三國時期的魏政權隻有一個,那就是曹操的政權曹魏,依此推斷出這個名字為‘華’的人到底是誰。”我依照穿山甲和楊剛從漆碗上獲得的信息推論說。

“三國大魏名字是‘華’的人估計也不少吧!”上官亞雄想到現在同名的人非常多,想必古時同名的人也不在少數,於是說。

“是女性。”我糾正這個名字的歸屬性別,到現在為止,在九幽玉宮中發現的棺槨隻有一口,那就是懸在虛空的玉棺,而我看到玉棺中的人是身著一襲紅衣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