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大觀園有原型之地嗎?(1 / 3)

大觀園是《紅樓夢》這部名著中的重要場地,許多悲歡離合的故事都發生在這裏。作為文學作品中的大觀園不一定實有其地,可是多半會有一個描寫的原型。那麼——大觀園有原型之地嗎?

《紅樓夢》第十七回至第十八回,寫賈府為其大小姐賈元春被晉封為貴妃後回府省親而修建了一座別墅花園,命名為“大觀園”。元春省親後,為了不使“佳人落魄,花柳無顏”,賈寶玉和眾姐妹們便搬進園居住。一群薄命兒女們便在這座美麗的舞台上演出了一幕幕傷春悲秋、尋愁覓恨的悲歡離合故事。

《紅樓夢》問世不久,即有人開始尋找大觀園的地址,線索多從林黛玉自揚州進京開始。可是,這裏的京城是南京還是北京?《紅樓夢》裏並沒有說明,有人以為書中寫的是“金 陵賈府”,大觀園又是元春省 親時建造,那麼大觀園自然應在金陵,也就是現在的南京。

1.大觀園在南京嗎?

乾隆時期,有個叫明義的人寫了《題紅樓夢》詩二十首,其中有一首詩小序中提到了大觀園:“曹子雪芹出所撰《紅樓夢》一部,備記風月繁華之盛,蓋其先人為江寧織造,其所謂大觀園者,即今隨園故址。惜其書未傳,世鮮知者,餘見其鈔本焉。”隨園是詩人袁枚建造的一處園林,袁枚也趁機應合著說:“康熙間,曹練(楝)亭為江寧織造,……其於雪芹撰《紅樓夢》一部,備記風月繁華之盛,中有所謂大觀園者,即餘之隨園也。”

那麼,隨園是不是曹家原先的園林呢?清代詩人、畫家裕瑞在其《棗窗閑筆·(後紅樓夢>書後》記載:“聞袁簡齋家隋 園,前屬隋家者,隋家前即曹家故址也,約在康熙年間。”裕瑞出生於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與曹雪芹、袁枚基本上是同時代人,他的說法既不見有什麼根據,也沒有人隨聲附和,後來胡適先生在《紅樓夢考證》中談到自己的看法:“隨園本名隋園,主人公為康雍正時織造隋公,此隋公即是隋赫德,即是接曹的職位的人。”據史料記載:雍正五年(1727年),曹雪芹的父親曹因“騷擾驛站”罪而被抄家,幾代人苦心經營五十八年之久的府第易主,清廷任命內務府郎中隋赫德接替了曹的職務,後又把曹家的產業賞給隋赫德享用。清政府垮台後,從曹家的檔案資料看,“隋家前即曹家故址”,據說隋赫德對曹家的主宅進行過改造,或許這就是“隋園”的由來。可惜這處“隋園”掛牌時間不長,隋赫德也因貪汙受賄而被抄家。不久,江寧知府袁枚看中了這處房產,乾隆十三年(1748年),他出大價錢買下了“隋園”,然而又覺得布局不合心意,進行了改頭換麵的建設,並易“隋”為“隨”,在這裏寫出了著名的《隨園詩話》,使這個地方的名氣隨之大增。有人考證,當年袁枚所造“隨園”的地理位置即今南京市廣州路西側,東起幹河沿、青島路,西至隨家倉、烏龍潭,現在青島路和上海路之間尚有“隨園街道”,可見,昔日隨園之規模是何等可觀。

以上這些說法有根有據,比較符合“曹家故址”變化情況。再從曹雪芹自身,少年時代他在江寧(今南京)老家度過,對於風月繁華的場麵記憶猶新,後來寫《紅樓夢》時,很容易把本應屬於自家的“隋園”當做“大觀園”的原型,這樣寫起來得心應手,複舊出新,因而取得了很好的藝術效果。

不過,著名紅樓夢研究專家周汝昌先生卻不讚成以上看法,他在《紅樓夢新證》中說:“袁氏的話毫無根據,所謂向壁虛造,信口開河。”周先生的這一觀點所否認的不僅僅是袁枚一人,連明義、裕瑞兩人的說法也靠不住了。

2.大觀園在北京嗎?

“大觀園”的原型既非南京舊時的“隨園”,那麼曹雪芹心目中的這處豪 宅在哪裏呢?清代道光年間胡大鏞提供了“大觀園”應在北京的一條資料,他 在自己的五律《雨後得古香北地書柬書尾》一詩的小序中寫道:“來書雲:訪 古,得《紅樓夢》中大觀園故址,晤老衲,為賴大耳孫,是真聞所未聞。”古 香時居北京,給胡大鏞寫信報告了訪得大觀園故址的消息,遺憾的是他未說出 在北京什麼地方。其後,謝道隆在自己詩注中明確指出“十汊海,或謂即大觀 園遺址”。到了近代徐珂編《清稗類鈔》時則肯定地說:“京師後城之西北,有 大觀園舊址,樹石池水,猶隱約可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