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春心萌動(1 / 3)

2015年5月10日,禮拜天,一則重磅財經新聞再次給中國的A股散戶打了一劑興奮劑,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2015年5月11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和存款基準利率。金融機構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5.1%;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2.25%,同時結合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將金融機構存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上限由存款基準利率的1.3倍調整為1.5倍;其他各檔次貸款及存款基準利率、個人住房公積金存貸款利率相應調整。

本來,前幾天A股有向下調整的意思,這一下,做多的熱情再次被激發。這是年內的第二次降息,雖然央行官員一再強調,降息不是中國版的QE,但是很多A股的專家卻將此視為國家對A股進一步托市的舉動。一些專家和媒體從各種角度對A股進行審視,認為A股還將持續走牛下去。

是啊,當2014年7月A股牛市開始啟動的時候,很多人都覺得上證指數能不能上3000點都是個問題,可是現在上證指數最高已經摸到過4500點了。更讓人們大跌眼鏡是的創業板指數,知道2014年年底,還有專家信誓旦旦的說創業板指數不可能到2000點,可是現在創業板指數已經在衝擊3000點大關了。更有專家喊出了,創業板指數超越上證指數的豪言。

散戶投資者的熱情也大大出乎了專家們和普通A股投資者的預料,自2014年7月,A股牛市啟動以來,平均每月近60萬新股民進入股市,數量相當於一座中等城市的人口。2014年以來,國內經濟基本麵、寬鬆的宏觀政策環境變化不太大,股市變化最大的變量就是資金流向。增量資金(新開賬戶數)、存量資金(期末持倉賬戶數)和杠杆資金(信用賬戶數)顯著上升。新開戶投資者洶湧入場,券商營業所徹夜長龍。當年叱吒黃金市場的中國大媽現在也都悉數進入了股市,但凡有點賭性的老百姓都想在中國的牛市中分喝上一口湯。網上流傳這各種版本的**絲炒股翻身的例子,有70幾歲的擦皮鞋的大媽炒股買別墅,有大媽一年內不斷的買賣創業板的一隻股票財富翻了好幾十倍,有拾荒的大爺隨便買了一隻鐵路股,不到一年,已經漲了10倍,各種賺錢的好消息充斥著網絡,也彌漫在大家茶餘飯後的交談中。

與此同時,國外的股市也在大漲,美國的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DJI已經越過了18000點,為曆史最高,專家預計,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DJI有機會挑戰20000點大關,而納斯達克指數IXIC也已經越過了5000點,正在向6000點的目標衝刺。似乎已經沒有什麼能夠阻止A股繼續大漲下去了。

牛犇作為一個專職股民,對這些國內外的情況自然是了然於心,他每天都在一遍一遍的讀各種各樣的財經新聞,翻閱各種專家對股市的論述。這兩天,他一直在糾結到底要不要開通融資功能,因為,他做事情一向是小心謹慎的,就像他當時進入股市的時候一樣,一開始,他是壓根就不相信普通散戶能在股市裏麵賺錢的,因為股市有人賺必然有人賠,而散戶作為市場中的弱勢群體,賺錢是相當困難的,但是這幾個月的實踐讓他徹底鄙視以前的自己,據說偉大的數學家,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博弈論創始人、《美麗心靈》男主角原型納什提出的“納什均衡”曾經證明,在某種狀態下,可以讓參與博弈的各方都賺到錢,他不禁在心裏感慨道:“真是什麼事情都要試過才知道啊,沒有實踐就沒有發言權啊。”開通融資當然有好處,那就是每次都能賺的更多,但是風險自然也更大。但是如果不夠果斷,失去了這一次牛市的機會,就像當年失去了在北京買房的機會一樣,或許,後麵,能讓自己過上體麵的生活的機會就再也沒有了。

他想起了那時候在北京,曾經有一個買房的機會擺在他麵前。那是2007年的下半年,在他租住的小區門口,看到有一個人在那裏推銷房子,他上去看了一下,原來是他住的那個小區還有兩套尾房,麵積都不大,都是70平米左右,而且是一樓拐角的地方,可能采光相對來說差一點,當時的首付隻要7萬塊錢,他當時是動心了的,他還進去看過,他當時手頭有4萬塊錢,如果從朋友那借一借,湊足7萬塊錢並不難,當時他也是糾結了半天,買還是不買,最後還是放棄了。失去這個機會真的是足以讓他後悔一萬年,離開北京前,他還特意去看了那個房子,房子已經升值了差不多7倍。想到這裏,他決定明天就去開通融資:“不管三七二十一了,這次一定要果斷。”他對自己這麼說。

他撥通了梁達的電話,想問問他有沒有開通融資的打算。

“喂,姐夫,我是牛犇啊,我明天準備開通融資,你要不要也開了?”

“融資是什麼個意思?”那邊的梁達有點懵。

“就是可以從券商那裏借錢,一般你有多少錢就能借多少出來。”

“那挺好啊!你開我也開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