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 趕屍道人2(1 / 2)

楚漢在別有洞天已經住了三天了,這三天來他幾乎把他對這個社會所知道的所有事情都給陳老伯講了一遍,除了大順和蠻人兵戎相向的事情,因為楚漢覺著實在不應該在這個與世無爭的地方聊起戰爭。

也隻是住了三天,楚漢就開始對這個地方厭倦了,因為他每天麵對的人就隻有陳老伯和陳阿生,白天陳阿生還要出去幹活,幾乎就隻對著陳老伯一個人了。而能走動的地方也隻有那麼巴掌一塊地大的地方。這樣的生活對習慣了花花世界的楚漢來說簡直就是度日如年。

而且楚漢還發現了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這裏的飲食問題,這裏每天的飯菜幾乎都是一樣的,除了青菜就是青菜,而且就是那麼點青菜還很鹹,讓人難以下咽。

楚漢第一次吃到陳阿生做的飯菜的時候覺著那是人家美味,那是他從來都沒有品嚐過的極品菜係,甚至覺著那是世上做的最好的飯菜。以前在將軍府整天大魚大肉,可是楚漢覺著那些大魚大肉和那一頓白菜根本無法相提並論。

但是如今再吃到陳阿生做的飯菜的時候,卻覺著有些太過鹹了,而且很單調。楚漢又開始懷念起將軍府裏想吃什麼就有什麼的日子了。

楚漢想起以前聽過一個關於朱元璋的故事,講的是朱元璋起初的時候有一次打敗仗被人追,餓了三天之後總算找到了一個老婆婆家裏,老婆婆用家裏的飯菜招待了未來的明朝皇帝。朱元璋當了皇帝之後每天都享受禦廚做的各種美食,但是朱元璋卻總是覺著禦廚做的飯菜不如當年他逃亡的時候遇到的老婆婆做的家常菜好吃,因此很生氣,還有禦廚為此險些掉了腦袋。

朱元璋為了重新吃到當年的老婆婆做的可口的飯菜,便到處派人尋訪那位老婆婆,後來那位老婆婆還真讓人找著了帶到了宮裏麵為朱元璋做飯,老婆婆於是就做了一頓當年做給朱元璋吃的家常菜。

可是這一次朱元璋吃了老婆婆做的家常菜之後卻覺著老婆婆的手藝比起宮中的禦廚要差遠了,於是就委婉的詢問老婆婆為什麼現在做的飯菜比當年做給他吃的飯菜要差很多,為何當年的飯菜那麼的可口。

老婆婆隻好告訴他自己做的飯菜一直都是這個樣子,隻是當年的他餓了三天三夜,吃什麼都覺著很香,可是現如今的他卻是每天錦衣玉食,從不會體會到饑餓的感覺,自然覺著她做的飯菜差勁,如果他再餓上三天三夜,一樣會覺著她做的家常菜是山珍海味。

從此以後朱元璋就得出了饑餓的時候飯菜最香的道理。

楚漢現在是徹底理解朱元璋當年的感受了,第一次吃到陳阿生做的飯菜的時候還覺著那是人間一絕,世上最美好的東西,可是如今沒有當初那種餓到兩眼冒金星的感覺時,就感覺到陳阿生做菜是放了太多的鹽,飯菜有些鹹了。

但是楚漢覺著還是不要對救命恩人說這些了,於是就繼續吃,假裝麵前的飯菜很可口,好在陳阿生每次都會做一碗湯,那碗湯還是很可口的,每當楚漢覺著鹹的受不了的時候就會喝一碗湯。

每次和湯的時候,楚漢就會回想起當初自己昏迷不醒的時候,就是這個味道的湯救了自己,因此內心裏對陳老伯和陳阿生的感激就會加重一份。楚漢在心裏暗暗發誓,將來出去以後無論如何都要再回來,看看陳老伯和陳阿生,帶給他們最好的最好的食物。

天天吃白菜,楚漢有點膩了,不僅想要吃點葷的,可是這裏除了人就隻有烏鴉這種活物,其他的什麼活物都看不到。

楚漢倒是不介意弄兩隻烏鴉烤著來吃,反正這裏有上百隻烏鴉,少個一隻兩隻也沒有關係,可是他看到陳老伯和陳阿生每天都會喂烏鴉,就好像烏鴉是他們的家人一樣,隻好趕緊打消這種念頭。畢竟人家是自己的救命恩人,自己不能忘恩負義,把自己救命恩人的“家人”給烤著吃了。

說來也怪,這些烏鴉好像也把陳老伯和陳阿生當成家人一樣,時不時的會飛到他們的肩頭,停歇在那裏。“呀,呀,呀”的叫個不停。

楚漢天天聽這個聲音,猛然間想起自己在昏迷的時候也聽到過這個聲音,那時候還以為這是地獄裏的人講話的樣子,如今想起來,不禁覺著好笑。

這天楚漢看陳老伯又在那裏撒一些玉米粒在地上喂烏鴉,於是就問道:“陳老伯,這裏怎麼有這麼多的烏鴉啊?”

在楚漢的印象當中,烏鴉是不祥的象征,如果遇到烏鴉當頭鳴叫,則是災禍發生的預兆,可是在這裏幾乎每天都會聽到和看到烏鴉當頭鳴叫。楚漢不由想起陳老伯之前講的這裏的人越來越少的原因,他覺著或許和烏鴉的鳴叫也有一定的關係。

“你說這些烏鴉啊。”陳老伯似乎早就已經習以為常,“我小時候他們就生活在這裏了,這裏沒有什麼其他的動物可養,我在這裏就隻見過兩三種動物。這上百隻烏鴉是最常見的,常年生活在這個地方與我們為伴,久而久之,我們就把這些烏鴉當成自己的親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