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前,密使從南理返回大營,仍是讓大軍等待,有關軍務密使並不插手,所有的準備都交給江案。直到昨日清晨暴雨來襲,密使麵露喜色,取出早就準備好的沙漏開始計算時間,同時傳來江案問道:“出征軍卒,一共多少人?”
江案如實回報:“兩千人留守本營,一萬八千精銳隨時出征。”
密使點了點頭,吩咐身後的親隨:“一萬八千人份,去辦妥。”跟著又望向江案:“出征前需服食藥物,此事還要將軍配合。”
密使隨從商隊車上卸下了一箱貨物,其中盛著滿滿的黃色辛辣藥粉。藥粉被溶於水中,分與所有參戰士兵飲下……等沙漏中最後一粒沙落下,軍令即刻傳出,奪山營發動,直撲折橋關!
江案做夢也想不到會是這樣一番情形:南理雄關鐵門虛掩,一具具手扼咽喉、雙目血紅的屍體,橫七豎八地倒臥在泥濘中……放眼望去滿城皆是如此。天上驚雷滾蕩、身邊大雨浩蕩、周圍還有大隊軍馬急行的腳步隆隆,完全是亂作一團的響動,江案卻隻覺得寂靜無聲,仿若置身森森幽冥。
但很快,驚愕變成狂喜、恐懼變成亢奮。原來一切早有安排,他江案不過是適逢其會,平白接到了一個從天而降的大功!
按照事先的準備,奪山營大軍化作小隊,在長官帶領下穿插大街小巷掠劫全城。
密使也派出這一支小隊深入城中,江案明白這不是自己該知道的事情,隻傳令麾下全力配合。不久之後回報傳來,折橋關的軍旗已自城頭扯下、關中的南理軍印也從軍戍守中找到,此時直屬密使指揮的小隊也折返回來,他們帶回來了一隻包裹,鼓鼓囊囊看上去不小,足以裝下半個人。
最重要的幾樣東西都已經找到了,密使不願再等,低聲對江案交代了幾句……很快軍令傳下,奪山營一分為二,騎兵部集結於主將周圍,離開折橋關全速急行趕赴紅城,步兵大隊留在原地繼續搜掠。
紅城城守對燕奪山營的騎兵有過一個預估,在數量上他的猜測異常準確,奪山營不多不少,恰有六千騎兵;可是在質量上,紅城城守低估了對方奪山精騎之中,還有一千鴻矛重騎。
是低估,但也是高估。重騎的可怕之處自不必說,可他們不擅急速奔襲,都被留在了大營沒帶出來,撲向紅城的燕騎隻有五千之眾。
急行途中江案意氣風發,衛戍側翼的遊騎幾次傳報,途中發覺有隱蔽的南理哨站,他都沒去理會,也不用理會吧,就算哨站發出信雀通報紅城又能怎樣?紅城早都已經死了!
破曉未到,紅城在望。
紅城北門內外匐屍遍地,陰雨沉沉的夜中彌漫無盡蕭殺,一派大疫肆虐的慘狀。
先是哨尉小隊進城查探,片刻後傳回訊號,城門附近全無異常,不見活人隻有死屍,隨即哨尉策馬馳向城中深處查探,江案卻沒再等……折橋關的時候,他曾著探哨仔細查探,當時密使已經麵露不屑,奪山營越小心,就顯得越信不過密使。
折橋關足以證明密使的手段了得,而眼前的紅城與折橋關如出一轍,情形再明白不過,實在用不著再探,江將軍一聲令下,大隊人馬進城。
仍是化整為零、仍是密使小隊單獨行動,可這一次……才進城不久,一聲炮號震徹死城,弓弩如蝗遮目蔽夜,數不清的南理健卒手執利刃,不知從哪裏冒出、蜂擁殺來,轉眼間喊殺之聲響徹紅城!
“燕賊投毒,欲殺滅全城,幸得左丞相及攜下奇士識破陰謀,紅城才得以保存”;“前方的折橋關卻沒這麼好的運氣,已經全軍覆沒”;“燕人得意忘形,正趕來紅城”。一連串的消息早在南理軍中傳散,在獲知真相後,軍兵心中驚、怒、且恨,哪還再用長官激勵士氣,心裏隻有一個念頭:燕人來得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