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三章 殺狗(2 / 2)

顧昭君啼笑皆非,一時不知該說什麼好,過了半晌再度大笑出聲:“誰都是從煞筆青年過來的,我也一樣!先走了。”

宋陽對他背影喊道:“還有件事請你幫忙,我沒趁手兵刃,下次來給我帶把刀,最好沉重一些的。”

顧昭君頭也不回:“知道了,不過不會是什麼寶刀。”

等顧昭君離去後,宋陽才想起來一件事,喃喃道:“友全?榮友全?她給你回報……那妞的沒死在山溪蠻手裏麼?”

嘩啦、嘩啦、嘩啦!

南理國都鳳凰城,皇宮內院、禦書房之中,怪響始終不停,三個太監走馬燈似的輪番上前,俯身高舉的瓷盤上,擺放著一簍一簍竹筷。皇帝爺大發雷霆,狂怒無以宣泄,正狠狠地把筷子往地上砸……

南理皇帝今年剛滿二十五歲,登基七年,開元年號豐隆。

南理是小國、窮國,曆代皇帝都以勤儉為訓,豐隆皇帝雖然年輕但是也懂得持家,發脾氣的時候舍不得砸瓷瓶毀家具,無意中發現一把筷子砸到地板上,響動驚人,既能出氣又大大省錢,而且筷子摔斷了可以當做引火木柴,沒摔斷的話還可以留著下次再摔或者用來吃飯。

豐隆帝一怒就亂砸竹筷,在宮中既為笑談也是美談。

可是這一次,無數筷子摔到地上,年輕皇帝胸中怒火仍無法稍減,魁堂,整整一百三十名武功高手,其中還有一位乙字宗師,六位丙字強者,居然、竟然被一把火給燒死了。

在本國臣民眼中是無法言喻的慘案,在其他強國眼中則是驚人的笑柄,不止賠大了,還丟人到了家。

筷子一把一把的往地上摔,幾位負責遞送的太監嚇得麵如土色,沒人敢在這個時候出言相勸,可筷子就快被摔光了,除非聖上開恩,能讓他們把地上的撿起來再重新摔。

幸好,在隻剩最後三簍筷子的時候,豐隆帝停了手,坐回書案後呼呼地喘著粗氣。就算南理皇宮的規模不大,把幾乎所有的筷子都砸光,也絕對是個力氣活了。

五位朝中重臣垂首肅立,默然不語。

喘了一陣,豐隆帝開口:“案子查得如何了?”

刑部尚書姓杜,本來就長了張苦瓜臉,現在更苦了:“已經查明,就是意外失火,別無其他原因。”

豐隆皇帝氣得快要背過氣去了,傻子都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事,可刑部也實在找不出絲毫線索。

左丞相踏出半步,開口替刑部尚書解圍:“聖上息怒,魁堂遭遇橫禍,滿朝文武痛心疾首,追查真相固然重要,可當務之急,還有一件大事要盡快落實。”

年輕皇帝本性不錯,但心思談不上多精明,何況早被氣糊塗了,全沒想到還有什麼“當務之急”,瞪眼問:“什麼事?”

“明年端午,大燕擺擂一品……”

不等左丞說完,豐隆帝就不耐煩地打斷:“魁堂沒人了,朕還有的是人!讓鎮西王從軍中抽調骨幹,他的軍隊常年和吐蕃蠻子鏖戰,久經曆練,有的是好手。實在不行就從朕身邊的侍衛中選人。”

即便早猜到皇上會這麼說,左丞還是擺出了一副吃驚表情:“魁堂剛遭重創,敵國刺客、蠻荒反賊都會蠢蠢欲動,抽調禦前高手萬萬使不得!至於軍中,我南理猛將如雲自不必說,可將軍戰陣,和私鬥比武大不相同。而且軍中猛將都有重責在身,一來抽調不易,二來萬一要是有些折損……臣直言,一位將軍,就算和他們十位江湖宗師同歸於盡,吃虧的也還是我們。”

用會打仗的勇將與和隻懂得武功的江湖強者拚命,明擺著就是吃虧。豐隆皇帝想了想,揮手道:“那就張貼皇榜,從民間征召習武強者為國出力。”

左丞仍是搖頭:“這也不妥,民間武人行止粗陋,不懂禮數也難以約束,選他們赴擂,難顯我南理氣度,更可慮的,這些武人到了鄒城,當會朝見燕國天子,萬一他們舉止不當,得罪了景泰皇帝,落下口實惹來刀兵大禍……”

嘩啦,豐隆帝又砸了一把筷子:“魁堂完了,其他人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說該怎麼辦?幹脆,你們五個,加上我,再加上……”說著,他伸手數了數禦書房裏的太監:“再加上他們仨,還差一個,讓你兒子頂上,咱們十個去打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