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天書童子相助,他隻需送信一封,將如歸客棧中的李自成請出,再動手擒下,讓阿珂父女相認。過得兩日,吳三桂的死訊傳來,前來刺殺他的眾人就會自行離去,而便可出發前往鹿鼎山。天道唯一可以利用的隻剩下羅刹國在鹿鼎山的駐軍,有天書童子下迷藥,元皓可以輕鬆應付這些不會功夫的駐軍。尋到龍脈之後,便可迅速離去。可惜他動情之後,越發放不下這方世界的二女,他沒法做到揮劍斬情絲。所以明知這是最簡單,最容易的,偏偏是他最不願去選擇的。
原著中韋小寶二十歲之際,選擇歸隱後,他便不再是主角,氣運之力便會逐漸離他而去,沒了主角的氣運之力,自然也就沒法引動龍脈中的氣運。這是天書童子最早給他下的坑,經過仔細回想,元皓才明白,丹方上寫明需要四十二章經,實際說的便是必須是此方世界的滿清龍脈,凝軀神丹才有重鑄肉身效果,否則隻是在做無用功。他想留下等二女百年之後,再前往鹿鼎山,就隻能選擇陣營,一路走下去,才能保持肉身上的氣運之力。
在前往鹿鼎山時,還要選擇凝軀神丹的使用,用氣運之力重鑄自己的肉身,成為此方世界的元皓之後,他將不再是韋小寶,能不能重新獲得二女的情誼便將是未知。而不使用凝軀神丹,天劫之下,他必須借天書童子遁去,韋小寶的肉身卻未必能抗下天劫。
盡皆都是死胡同,離開得不到,留下未必能得到。
炎炎夏日,惱人的知了聲,早早就響徹不停。吵得元皓心煩不已,是去是留待到中午都尚確定,辰時剛過二女曾來到房間,見元皓盤膝坐在塌上,眉頭苦思,怎麼叫都隨意敷衍兩句,二女隻得無奈離開。這是元皓第一次為決斷某事而猶豫不定,也正因為這猶豫不定的心思,更讓他苦惱。
一陣敲門聲響起,元皓漠然叫進幾次,門外都未有理會,不斷敲著,驚醒了煩惱一上午的元皓。拍了拍略有些發昏的腦袋,站起身來,上前將門打開一看,見阿珂與阿琪二女手裏各提著一竹籃,身著侍衛服,頭戴涼帽,英氣勃勃,一手扶著腰間長刀。站在烈日下,額間的香汗,白皙如凝脂的嬌靨,更襯托出一種別樣的美來。剛剛還煩惱不已的元皓,聞到竹籃中的香氣,便知道二女經過一番忙碌替他準備的飯菜。嘴角瞬間泛起點點微笑,上前接過二女手中的竹籃,將二女請進房中。
二女進得房間,在元皓將房門關上,便將涼帽迅速摘下,當作折扇,扇起風來。靚麗的黑發飛瀑般飄灑下來,二女回首顧盼打笑之間,那銀鈴般的笑聲,讓元皓的煩惱瞬間消失的無影無蹤。微皺的眉頭散開,如醍醐灌頂,恍然大悟,哈哈大笑起來,方知這一切的一切原來皆是自己在自尋煩惱罷了,去也罷,留也罷,珍惜眼前方是自己一直追尋的道。天道本無常,自在在心中,人世間的一切不過是緣生緣滅。就算他選擇現在離去,將來他可以再來。他選擇強自留下,他最終還是將要離去。越是什麼都想要,付出的也就越多,失去的也就越多。離去之後,就如黃梁一夢。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六十年不斷的追尋,得聚明王不動心,動情之後方知一切終是虛。不經世間情,不了凡塵苦,方知自在心。心境的裂縫補齊,複又圓滿,不同的是,不在是冷得像一潭死水的圓滿,而動靜之間皆由心的自在圓滿。元皓哈哈大笑聲中,盡是歡愉。
二女咋聽元皓突兀的大笑,還以為他發現什麼好笑的事情。轉過身來,見元皓望著她二人一直大笑個不停,還以為是自己的打扮有什麼不對,讓元皓發現,才會大笑不止。二女微窘的互望,打量著對方的裝扮,實在找不出有什麼好笑的地方。二女都是一臉奇怪的望著元皓,阿珂性急的瓊鼻微蹙,問道:“師弟,你在笑什麼呢?我和師姐有什麼好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