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床了,起床床!”
楊雲走出自己房間,很快他的咆哮聲便在武峰寨中盤旋回轉。
老新一團的兄弟們聞聲,幾乎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直接被被窩裏鑽出,然後又以奔雷之勢竄出房門。
相對於老新一團官兵們的效率,那些昨剛加入新一團的兄弟們明顯就慢了很多。
他們拖著昏沉的腦袋爬起床走出房門,等完全在大操場集合時,時間已經足足過去了十多分鍾。
因為是第一,昨夜又在他的授意下喝了那麼多酒,楊雲對此也並沒有多什麼。
在發表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講之後,任務安排下來,新成員繼續熟悉隊伍,爭取早日融入新一團,且能夠參加戰鬥。
楊雲到並沒有對他們進行軍事訓練,明鬼子就要帶兵來襲,現在訓練顯然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將體力耗光之後,還怎麼跟鬼子交戰?
因為有楊榮輝在,新兵融入的工作明顯容易了很多。
早飯過後,楊雲帶領三營官兵下山修築防禦工事。
地形他已經基本熟悉,又實地勘測一番之後,他更是做到心中有數。
武峰山地形果然適合打防守,在沒有重炮防守的情況之下,兩挺重機槍隻要彈藥充足,即使來再多敵軍也是百搭。
日軍一個大隊,即使沒有重炮,但迫擊炮和擲彈筒卻絕對少不了。
日軍的一個隊,稍稍大於中國軍隊的排和北洋軍的排,一般由7人隊部、三個1人分隊和一個裝備三個擲彈筒的8人擲彈筒分隊構成,共54人。加強配置時,每個分隊15人,加強一個擲彈筒,整個隊6人(把其它排的擲彈筒班,支援過來)。而為了應付中國的遊擊戰,日軍還曾有另一種隊編製:每隊6個分隊,每分隊8人,隻有個分隊配置機槍,加正副排長,全隊50人。
日軍一個隊的火力尚且如此強勁,更遑論來的將會是一個日軍步兵大隊。
楊雲深知鬼子的厲害,所以不敢有絲毫大意。
挖戰壕,修防禦工事。
如果不是時間不夠,楊雲絕對還會用上鋼筋混凝土。
楊雲下令在山腳修築四個重機槍陣地,將戰壕挖的那叫一個深,前麵的工事亦是異常厚實。
無法使用混泥土,楊雲隻能選擇夯土和石塊代替。
同時上麵還用木頭和雜草在地麵搭建頂棚,頂棚上麵再蓋上厚厚的泥土。
如此,一個個簡易的堡壘就此成型,楊雲料想鬼子絕對不會攜帶重炮,因此這樣的防禦工事抵擋一般的擲彈筒和迫擊炮攻擊已經足以。
哪怕是日軍九二式70毫米步兵炮,沒有連續轟炸也根本無法破開這樣的防禦。
頂蓋上麵的木頭和雜草雜草能夠泄除炮彈爆炸所產生的衝擊力,即使炮彈落在頂蓋之上,也不會傷到工事之中的新一團官兵。
做好這一切,楊雲又下令讓三營的官兵將山下百米之內的雜草和矮樹這些可以擋住視線的東西全部清除,地麵的凸起被鏟除,凹坑則是被填平。
忙完這一切,已經接近日落西山。
楊雲看著修築好的防禦工事,滿意的點了點頭,然後一揮手,便下令讓兄弟們返回武峰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