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猴子灘(2 / 2)

“那好,我就讓你們母子再享受一下人間的天倫之樂吧。”觀音菩薩說著,便用食指在李少山的頭上點了點,準備離開。

那知那小小的李少山一把拖住了觀音菩薩的袖子,小手指著那由斷崖阻隔成為兩段的狹江河,又咿咿呀呀了起來。

那觀音菩薩聽懂了小小李少山的話,他是在對她說這狹江船工之苦,要她大發慈悲,幫幫這些可憐的船夫們。於是,菩薩也顧不得那盤古開天所留下的,不可更改的章程了。她細眼旁觀,這狹江上下,由於這短短天塹所為,眾人搬運貨物上下船之苦,全是河道阻礙所至。菩薩也心生惻隱,便叫眾人麵山而坐,閉上眼睛,切不可睜開。她運起佛法,起出當地土地神及當地河神,叫他們助自己一臂之力。

“菩薩,這恐怕使不得,盤古開天之時,是作了全麵規劃的,哪裏該留下障礙,哪裏該為通途,都是上蒼所定。是不能更改的。”土地說。

“就是。菩薩,玉帝叫我在這裏為河神,也是要我守住這一方平安。你如果把這關口打通,恐怕這上下就不就統一了嗎?我是該管上還是管下呢?”當地河神也說。

“難道你二仙就無一點惻隱之心?君不見那船工之苦,苦若搬山之艱辛?我等既為仙,也應為下界蒼生服務,讓他們脫離苦海,安亨太平吧?”觀音菩薩對二仙說。

“但,這可是犯天條的大罪啊。”二仙道。

“二仙放心,完事後,我自己上天去見玉帝,說明此事,定不牽連你們二仙。可好?”

二仙見觀音菩薩主意已定,知道拂不過她,便說:“如此,我二人當得幫忙了。”

於是乎,三人各施其職,各盡所能,動起手來。

觀音菩薩口中念動咒語,手中柳枝一拂,隻聽河道裏一聲巨響,水柱直衝半空,那阻攔河道的斷岩瞬時不見,飛瀑變成了激流。可是,激流仍太激,河道還太陡,菩薩又再作法。如此七次方才成功。

人們隻覺翻江倒海,山搖地動,在連續的急劇顫抖和連續七次的巨大振動中,有的人已被振暈過去,

菩薩口念佛號“喔彌陀佛”,用那柳枝沾上甘露,灑向人群,隨即駕雲而去。

半晌,人們才清醒過來,耳朵裏聽那水聲已經大變,由原來的轟鳴聲變為嘩嘩聲,睜眼看時,那飛瀑已無蹤影,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可以直接行船的陡灘了。隻見那陡灘分為七級,河水到此翻起七個巨大的浪花。有人喊“哦,七道浪!”這灘又在猴子崖下,人們又叫它“猴子灘。”

後來,“七道浪”被訛傳成“七個浪”。

有了這“七個浪”的“猴子灘”,從此天塹變通途,商船可以直接上下,省時省力省費用,崖壁上的猴子也再不為難行船和纖夫。人們皆大歡喜,為了記住觀世音菩薩的好處,人們便在這猴子崖壁上刻上觀世音菩薩像,連年香火不斷。這是後話不提。

李清波與眾人見河道打通,歡聲雷動,高興不已。這下遊的船沒到過上遊,這上遊的船沒到過下遊,豈不遺憾?於是,李清波和下遊來的商船商量,能否不再交換,往上的繼續往上,朝下的繼續朝下。那下遊來的商船老大欣然應允。

於是,李清波一行將原來的貨物裝好,便順灘而下。第一次下猴子灘,隻見那猴子灘,灘陡浪急,船行之上也是險象環生。好在李清波技術過硬,掌舵撐竿,船順利下了灘,勁直往下遊而去。

任水秀看著失而複得的兒子,心生愧疚,好生過意不去,將兒子緊緊摟抱在胸前,生怕又失去了似的。兒子李少山好象了解媽媽的心情,用手在媽媽的臉上撫摸著,張開嘴笑著,吖吖學語起來。任水秀心生詫異,些許小孩,這樣醒事,卻也少見。

豈知這小小李少山被觀世音菩薩一摸時,已經得到人之真諦,雖然還不能說話,但五尚之理已經了然於胸,他深知母親此時在為自己的過失懺悔,內疚。他沒有責怪母親,母親的做法沒有過錯,隻怪那猴王作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