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花好月圓1(2 / 2)

聽聞其不僅治理國事上井井有條,還作得一手好畫,彈得一手好琴;唯一讓世人難以相信的,便是此女自現世時便帶了一名小小孩童在身側。

那是一個兩三歲大的男孩,粉雕玉琢,漂亮得像個瓷娃娃;卻也生了一雙同女帝一模一樣的美麗紫瞳,忽閃忽閃,煞是惹人憐愛。

見過的人都道那男童喚女帝母皇,卻是從未有見過他的父後。

有人說,許是女帝早前流落異國時生下的。卻不知是何人如此有福氣,可以獲得這位世人睹目的美麗女帝側目,還甘願為之生下這樣漂亮過人的兒子。

私有聽聞,女帝生活極是律檢。自登基來,多少名門公子對其私慕不已、傾心一片,卻任誰使出了渾身解數,也無一人得女帝青眼相看,為此不知多少翩翩男兒傷透了心。

縱如此,卻堅持者大有人在。

知難而上者有之,心傷不死者有之,投機取巧者亦有之;更有他國王公貴族因女帝盛名而心生仰慕,不少人為一睹女帝風采不遠萬裏造訪地乾國,使得各國奇珍互相流通,一時竟成為天下趣談。

這樣的趣談,自然也經過悠悠諸國,流傳到了風暖之上。

沒有人知道,被傳早已不近女色多年的風暖皇帝在初聽到地乾國這位神奇女帝消息時,內心的激動到了何等地步。

隻知當時其正高座龍椅之上處理朝政,有其派出尋找華思弦的一名親衛將剛剛得到的消息第一時間傳呈至帝前,當場令其麵色驟變,幾乎連“下朝”二字都未及宣,便風一般自龍椅上疾卷而下,很快飛奔出了大殿不見蹤影。

留一眾大臣麵麵相覷,目瞪口呆。

後,有小道消息傳出:說是風暖大帝於那天次日,便著手將國之大任交給其最信任的兩個心腹重臣,自己則帶著五百名鐵騎精英一路夜以繼日、風風火火地趕往地乾國。

至於這小道消息到底真不真,已無人再去追究。

因為當消息傳開的時候,某萬裏尋後的皇帝已風塵仆仆地來到了地乾國境,帶著他森嚴如林的五百鐵騎頂著一張張與某帝如出一轍的冷峻酷臉,接受著地乾國百姓的喜慶圍觀。

說到喜慶,倒也毫不為過。

眾所周知,地乾國乃女尊之國。故名思議,女為尊、男為卑,女耕男織的社會風貌。

因地乾國自古來女子體質較於男子優健,又素來重女輕男,是以男子地位隨著年代日漸久遠,越發低微。

發展至今,已然完全是女人的天下。女子從政、從軍,男子不參科考、不入軍營,大多在家相夫教子,遵三從四德。

因而,當數百名全副武裝的俊酷男兒威風稟稟地騎行在地乾國街上,自引得當地百姓一陣騷動,無不紛紛上街觀圍,麵色新奇地肆意指指點點。

隻是她們品評最多的,卻是嫌棄他們這些男人身材不夠柔軟,表情不夠嬌媚,皮膚不夠白淨,是一群完全嫁不出去的類型。

這陣勢,即便慕容祚早有耳聞,卻依然麵有慍色。

堂堂一國皇帝,不遠萬裏奔波至此,卻經受一幹無知女人指指點點,還俱是一臉嫌棄之色。

這對他以及跟著他出生入死皆無怨言的鐵騎來說,分明是一種極大的侮辱。

若非想著這些人極有可能是那個銷聲匿跡的女人子民,他隻怕早已耐不住聒噪,提劍狠狠給她們一個教訓。

話雖如此,待他真正見識了地乾國這些女子的身手實力時,卻又為之著實吃了一驚。

撇開那些聚集圍觀的普通百姓不談,當聽聞有這樣一支戒備森嚴的異國騎軍闖入國境,當地郡王接到消息第一時間便率一隊護城軍前來交涉,要求慕容祚呈上關文並說明來意。

本來作為一國之君親臨他國,這已是極轟動令人震驚的事情。

更不談那一國之君還隻帶著五百名騎士,身邊連個侍奉洗漱的奴婢都沒有,這讓即使近來已見識了來自各國、有著各種不同風俗習慣的異國人群的那位郡王,也大感意外。

早知自己的新帝有著讓世人無法抵抗的神奇魅力,引天下男兒競往之;但引得一國國主拋下一國之事不遠萬裏奔波而來,這還是聞所未聞之事,委實離譜。

且其作為一國之君,怎麼除了帶了些個身形冷梆梆的士兵,竟是任何風暖國名聞天下的特色珍產都不曾帶上一點半點,哪有半分與我國結交的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