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6 開往呂宋的戰艦(2 / 2)

在他看來,打仗是大事,更不要跟一個域外國家打。大明剛剛完成複國戰爭,應該是進入休養生息的階段了,可沒有想到,現在又要為了保護自己的國民而跟西班牙人打仗。

這負責人卻充滿自信地道:“西班牙人不堪一擊,此番戰鬥根本不會多大規模的,太子殿下早有準備,年初就已經撥出了一部分預算和裝備,可以用在這場戰爭。”

朱由榔聽了也是發愣,年初就準備了,那豈不是他的寶貝兒子早就想打西班牙了?

雖朱由榔思維很老,也害怕戰爭,但他畢竟在澳洲呆了一段時間,也接觸了一些新的知識,他也知道歐洲的情況,知道呂宋有多大。

“我大明此番征夷,有多少兵力和艦船?”

負責人回答道:“海軍陸戰隊一個團一千五百餘人,海軍戰艦7艘,包括三艘最新銳的致遠級巡洋艦、兩艘寧海級風帆戰艦、兩艘勇進級護衛艦。”

規模上真的沒有多大,比起現在本土李定國、蘇叔桓率領的華東兵團、中原兵團動輒10萬的規模,算是巫見大巫了。

朱由榔也是聽過白明修當初也隻是派了一個團的兵力進入安南,直接橫掃了當地鄭主和莫氏,現在建立了交趾省。這麼一想,好像一千來人去打呂宋,也是一個符合邏輯的情況。

對於白明修而言,大明已經有非常多的事情需要他去操心了。現在他是虱子多了不癢,根本不在意打仗要花多少錢的事情。反正現在他有著龐大的資金,南明也初步建立起了一係列的工農業產能,可以支撐他的各線軍事行動。所以他完全不擔心會出現前明末期,征戰遼東打得大明經濟崩潰的情況。

真正的這種對外戰爭,應該給大明帶來好處才對。就像是之前的交趾,大明複國軍進去以後,迅速地獲取了許多地盤,並且積極地組織當地百姓,恢複生產,使得交趾短期內就成為了大明新的經濟來源地,提供了非常多的稻米。緬甸更是如此,當初消滅緬王之後,吳敏妥善治理緬甸,使得緬甸宣慰司的財政收入,甚至比江西一省更多。

打西班牙殖民地呂宋也是這個思路,白明修寄望海軍陸戰隊控製戰爭的規模,消滅當地的殖民勢力,並且奪取西班牙放在呂宋的大筆財富。呂宋作為西班牙大帆船貿易的重要中繼點,還是很值得搜刮的。更不要,控製呂宋之後,大明可以繼續發揮出這個地方的貿易資源,其發展紅利和產出,必然也會帶給大明足夠多的經濟利益。

可以,在改革後的大明經濟和管理體製之下,戰爭所能帶來的好處已經遠大於封建王朝。中國曆代征戰周邊,甚至不願意開啟邊境戰爭的主要原因,還是因為沒有好處,花費太大,勞民傷財的結果反而是動搖自己的統治基礎。

到白明修這裏邏輯反過來了,少量具有技術優勢的軍隊,打一場不對稱戰爭,搜刮財富,並且控製貿易,沒有損耗自己的民力,戰爭的投入產出立即變得漂亮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