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河南到河北(已從直隸改名),山東到山西,新攻占的州府管理辦法都是類似的。舊有的清政府官員一概不留用,即便是沒有那麼多官員,大明也直接采用軍管的模式,由少量官員在大明複國軍的配合下進行管理。這一軍管時期的目標是為了恢複地方安靖和治安,整肅韃子、漢奸、土匪和惡霸勢力,並且有意識地開始進行土地改革,為下一步進行工業化和近現代經濟的發展創造新的條件。
原本清政府中的官員們,倒也不是完全沒有用了。他們往往會以非正式的身份,參與政權的交接,並且受谘詢處理一些當地事務,待新的大明公署完全掌握地方情勢之後,他們就沒有什麼事情了。
這些清官大都是開城投降的,理論上是有功,不過為滿清效力也是過,這算功過相抵。如果沒有特別重大的罪過的話,就此揭過,想要繼續為官則需接受大明國子監體係的培養和考核,這也是絕大多數清官的選擇。雖然從今往後他們的履曆上不可避免地會留下不太好看的一筆,但終究仕途是他們最熱衷的選擇。
有著晉王的背書,蔣國柱和在濟南府的數百漢軍旗被批準脫旗歸漢,蔣國柱也是鬆了一口氣。旗人可是沒有人權可言的,那是十足的大明敵人。現在好歹是恢複了漢人的身份,雖然蔣國柱從來都是個漢人。
蔣國柱作為偽清山東巡撫,自然也是留在這裏,協助袁懋功接收省內各項民政。蔣國柱是早早就收起了各種心思,曾有不少清官覺得要是大明想要治理地方,還真的不能缺了他們。但實際在南方的很多省的實際操作中。不配合協作的那些投降清官,直接被送上船去種橡膠去了,而大明複國軍配合著精幹的大明行政團隊,會將地方治理得比根本沒有現代治理理念的清官們更好。
袁懋功找來蔣國柱的偽清人士開會,聽他們彙報之前山東的各項工作。僅僅是會議室的布置,就看出來非常不同了。
袁懋功是命人直接在巡撫府邸找了一間堂屋變成會議室的,在蔣國柱的時候,會議更多是以訓示和彙報的形式,有著非常明顯的上下尊卑。巡撫或者其他大官坐在上首,官們是站著或者跪在下麵的。
而現在這個會議室就頗為不同了,主座、客座都被撤掉,反而是用一張張的方桌,排成了一個環形,兩邊長、兩端短。袁懋功跟一眾大明現任官員坐在一邊,都是身穿大明正裝,襯衫領帶。另一邊蔣國柱等人自然是不好穿著滿清的官服,那就是挑釁了,他們一個個都是穿著樸素的長衫,做普通老百姓或者書生的打扮。
他們的衣服樸素倒不完全是裝出來的,很多人都是匆忙翻箱倒櫃找出來前明的服飾的,包括方巾、六合帽、道袍、深衣、行衣之類的裝束,都是他們好些年沒有穿過的。至於長袍馬褂這些,現在是絕不敢穿出來了。
這個情況廣泛發生在士紳群體和舊官員身上,一些人家甚至發現自己根本就沒留下前朝衣冠,趕緊托人去剪裁縫製,來不及的話就去買別人家的。倒是也有一些人手段玲瓏,知道南明已經有了一些新的服飾,沒有去買前明的服飾,而是早早托人跑去江南等地,買來了大明新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