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 太子殿下的日常(七)(1 / 2)

林昌的知識結構非常完備,白明修之前同他聊了聊,覺得這貨的本領拿到1世紀風起雲湧的V界投資圈裏,都可能算得上一把好手。雖然林昌並不在白明修的體製內工作,但是白明修對其還是很有些期待的。

林昌的兌換價格為000金手指幣,雖然他的等級僅為級,但是係統特別標注,林昌具備極高的潛能,有潛力升級為A級甚至S級的商業人才,專精金融。

事實上現在大明央行的行長也不過是一個級金融人才,林昌還比較年輕,白明修希望給他更多的曆練。

其實在這個階段,南明隻需要建立起一係列國有的、示範性的企業,就足以開啟初步的工業化,畢竟白明修直接從係統獲得了包括五工業在內的諸多技術,澳洲方麵也有足夠的助力推進工業化的進程。不過白明修也同樣知道,要使得經濟繁榮和活躍,少不了私人資本的參與。

白明修不止建立了一家興漢資本,實際上至今為止他已經一手建成了十多家相關的公司。包括在廣東運行的躍盛資本、主要進行投資管理的海藍基金、主推相對大的基礎設施項目的大明基建銀行、主營使投資的中洲投資等等,這一係列的項目,白明修都是投入部分資金,然後組建團隊,靠著民間資本進行運作。

等到投資人真的從這些投資中收獲了豐厚的利潤,就會想這玩意這麼賺錢,要不要自己也去搞一搞。

白明修也擔心通過這種渠道彙聚來資金,然後真的取得收益,可能大量的商人們就會認識到金融的強大,進而放棄實業,脫實向虛。不過林昌勸解,可以通過金融監管來實現防止私人資本過度湧入金融領域。

畢竟白明修也是從後世來的人,上學的時候也沒有少接觸這些東西,製定出一套套緊箍咒對付這個趨勢,也不是不行。

此時會場中的徽商們,一個個臉色卻並不怎麼好看,他們才意識不到白明修搞的這個“實業投資”是多麼利國利民,甚至對他們來都是很好的賺錢機遇,大多數人隻是簡單地將其理解成了官府向商人們攤派的捐奉。

不過也有軸一點,一個名叫汪觀旻的徽商便問道:“……這位林經理,在下有一事不明,這興漢資本,起來也像是一家放利市的公司,從我們這邊拿錢,然後去放貸,這也不是不行,隻是出了問題,官麵上是給擔著嗎?”

一群汪觀旻的同鄉好友們連著給他使眼色,叫他不要多事,畢竟官府要錢給就好了,惹出了麻煩就不好了。

林昌微笑地道:“這是個好問題啊,投資這種事情白了就是個信心的問題,也是個安全和風險的問題。如果各位不相信我和興漢資本,那麼什麼也都是白。我不能給各位保證,因為興漢資本本質上是在官方指導下獨立運行的一家投資機構,責任有限製,各位想必也都了解了最新的《公司法》,所以追究連帶責任是追究不到國資委那裏去的。”

這個回答卻很是讓人沒有信心了,不過白明修這個時候也跟著插了一句嘴:“理論上確實是這樣的,不過我是對興漢資本有信心的,負責皇室資產管理的司禮監,也投資了興漢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