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之所以比守城的守備和知府都清楚明軍的情況,自然因為他就是錦衣衛在寧波府發展的第二條暗線。他名叫馮二,本來隻是個桑農,加入錦衣衛也都是機緣巧合。他因為少時念過兩年學堂,多少認識文字。錦衣衛吸收他之後給了他一些學習的材料,馮二也都悉心研究。
特別是發展組織和傳播大明“新思想”這些東西,給了馮二深深震撼,讓他認識到,他們百姓受苦,是因為韃子和地主階級勾結,壓榨他們的利益,更讓馮二知道,隻有團結下層勞動人民,才有無盡的力量。
被派上這段城牆守城的百姓,都是本地的桑農、機工等,大家都是相熟。馮二在這些人之中也有些威望,在下午的時候,馮二便已經召集了大家,告知了他們接下來可能發生的事情,呼籲大夥跟隨他之後進行鬥爭,打開城門,迎大明複國軍入城。
本來百姓們都隻是一群唯唯諾諾、膽怕事的普通人,但是隨著這段日子以來馮二進行的一些思想灌輸,再加上馮二形容明軍的槍炮犀利,寧波必破,如果他們這些上城的民夫不自救,一定會死在明軍攻城的過程之中。
“拚一下我們還有命活,能做大明的功臣,有銀子拿,有田地分。如給清兵裹挾了,咱們是必死無疑!”馮二幾乎是個生的煽動者,他知道自己的行動有多麼大的風險。寧波城中另一條暗線已經斷了,他雖然不知道是誰,但是沒有行動,顯然已經暴露,此時馮二的責任感告訴他,必須做些什麼,為大明複國軍的攻城創造條件。
看著城上的士兵們一個個都全神貫注地盯著城外,根本沒有注意到他們的身後,馮二瞧瞧地拿出了早已藏好的匕首,而跟著他行動的民夫們也一個個拿出武器,他們的武器有些甚至隻是削尖了的竹子片,可就算再差勁的武器,也足夠鋒利。
馮二一個箭步衝上去,一刀割斷了一個軍管的脖子,奪取了他腰間的佩刀,其他的民夫們也衝了上來,跟其他的清兵扭打在一起。
馮二高呼道:“殺韃子啊!”
這些民夫們幾乎是沒有組織度的,他們甚至在之前根本都沒有任何軍事經驗,可是大家都信了馮二的話,明軍要是炮擊,那麼他們都得死,與其被轟死,不如這個時候拚一下,看看有否有命活。
火爐被推翻,一些民夫直接將火把仍在了城樓上。混亂的清兵們根本沒有想到那些如同羊羔一般怯懦的百姓,這個時候都成為了暴怒的殺手。
馮二身強力壯,連續殺死了好幾個清兵,帶著一隊民夫衝下了城牆。
“打開城門,迎太子入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