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他們聰明的地方則在於,他們也並不打算在沙海灣港吃獨食。不管是哪家軍閥控製著這座港口城市,他們都會恭恭敬敬的拿出一筆利益,奉獻給控製著城市的將軍。
那對於軍閥們而言,一個破敗了的沙海灣港沒有人任何的價值。而如果讓它繼續掌握在商人們的手裏,那至少還能每個月收到一筆不菲的貢金。
這樣一來,軍閥們會如何選擇?
幾乎所有的軍閥,都在這樣的套路中敗下陣來。沒人在沙海灣港鬥得過這些商人,他們的勢力深入到這座港口城市的每一個角落,並且不單純局限於此,跨國的商業集團,哪怕不擁有任何的軍事實力,他們也不是普通的軍閥能夠對抗的。
但戴恩仍舊是要求維麗娜保持著強硬的態度。這個態度也等於告訴了那些商人們,戴恩他不會——至少現在不會——選擇妥協。
對於這樣的軍閥,商人們不是沒有見過。
盡管,讓沙海灣港破落,對於掌控著城市命脈的商人們來,也是有巨大的損失的。但是,商業是流動的,沒了沙海灣港,他們大可以從其他的地方、以其他的方式挖掘這個市場,總有能夠將損失彌補回來的時候。
但對於領主們而言,好不容易付出了那麼多條生命,跟其他的軍閥拚了老命攻占下來的城市,就這麼徹底衰敗了,那幾乎是不能接受的損害。
所以,不管軍閥們再怎麼強硬,最後總會選擇妥協。
至於,這其中的‘度’,要掌握到怎樣的一個分寸,那就要看雙方的博弈了。
按照商人們的經驗來,一般一個城市的衰落程度到了百分之十,領主們就會坐不住。但顯而易見的是,戴恩比他們想象之中的要能忍耐得多,經過了半個月的爭鬥之後,沙海灣港已經跌落了一成的貿易額,但戴恩絲毫沒有要妥協的意思。
這有些出乎總務府的預料,但在他們眼中,這無非是繼續往下虧損而已。他們相信,百分之十戴恩不屈服,百分之二十、三十,總有戴恩承受不住的時候。
如果一直承受得住怎麼辦?那就讓沙海灣港破落吧。
隻是,他們想不到的是,在這段時間以來,一直沒有在沙海灣港公開露麵的戴恩,心裏早就已經有了破局的想法了。
剛剛喝下了永久力量藥劑,正在適應新增長的力量的戴恩,算了算日子,給維麗娜起了一封回信。
在回信之中,他要求維麗娜繼續跟沙海灣港的總務府作鬥爭,最終目的是盡可能的維持局麵,保持強硬態度的同時,讓沙海灣港衰弱的度減緩。其硬性的指標是,要求在半個月內,港口整體的商業貿易額下降的程度,不得過百分之十五。
這是個需要維麗娜拚命才能完成的指標,但戴恩確實至少需要女騎士為他再爭取一些時間。
至於其他的行動……
戴恩想了想,又給幾個人寫了幾封信。(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