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三場比試(3 / 3)

方棠和蔣韶搴對望一眼,果真如此,即使沒有瞿老開口,宋駿也會想法設法的提出來。

瞿老一怔,他倒是不怕,方棠的修複技藝不超過老一輩,但是絕對是年輕一輩裏最強的一個。

但盧大師的兩個徒弟隻來了大徒弟盧藏鋒,他的賦有限,至於第三個人,瞿老這邊根本找不出來,安新穎是鑒定師,她也許懂一點修複的皮毛,但絕對不可能下場比賽。

趙館長和盧大師也皺著眉頭,乍一聽比試很公平,可宋駿敢這麼就是吃準了他們找不齊三個人。

“何必這麼麻煩,一局定乾坤!”方棠平靜的開口,清冷的目光看著宋駿,“同為修複師,不如我們比一場,誰輸了誰離開修複組!”

宋駿沒想到方棠還敢反過來挑釁自己,剛要答應,宋大師卻笑著打斷,“不如讓新穎也參加吧,新穎這一局就比鑒定如何?”

論修複,安新穎必輸無疑,但論鑒定,安新穎看著宋大師這邊七八個青年,她有這個自信會拿下這一局,這樣一來自己和方棠贏兩局,即使盧藏鋒輸了也無所謂。

安新穎看向趙館長,“老師,我同意參加。”

就見人群裏,一個中年男人走了過來,笑著開口道:“瞿老、宋大師,我手裏剛好收藏了一副古畫,原本是打算請趙館長幫忙鑒定的,不如讓我取一個巧。”

有了中年男人開口,不少賓客也紛紛走上前來,

參加今晚上的宴會,有些人是想要了解西街口古建築修複的工程是什麼樣的方案,他們的公司能不能和修複組合作。

也有一些和黃大發一樣是古董商人,帶著自己收藏的珍品想要讓宋大師、趙館長這些大拿們幫忙鑒定一下。

當然鑒定費他們肯定會給,隻不過宴會上這麼大師,他們鑒定過了,隻要是真品,日後出手的價格不翻一倍,至少也能提高三成。

從書籍、字畫到木雕、瓷器一下子就冒出來了二十多件,甚至還有一個人帶來了一件青桐鼎,有希望可以鑒定的,也有破損的古董文玩,想要修複的。

最終瞿老、趙館長、盧大師、宋大師還有一個修複大師,一共五個人在現場賓客提供的二十多件古董裏,挑了十件出來。

需要鑒定的隻有三件,餘下七件物品是要修複的,第一局就是鑒定,安新穎和一個叫王岩的青年要在三件裏挑出最有價值的一件。

長桌上擺在最前麵的是一尊青玉彌勒佛,大約三十厘米高,蓮花形底座,青玉溫潤透亮,雕工細致。

第二件則是一個褐色酒壇,酒壇內外光滑,看得出是用頂好的黃泥燒製而成。

這種酒壇沒有觀賞把玩的意義,價值主要在年份上,白了唐宋時期一張紙隻要保存到現在,那也是價值連城。

第三件就是中年男人的古畫《風過竹林圖》。

水墨畫更講究的是意境,畫麵構圖疏朗空靈,竹竿柔韌裏卻透著風扶楊柳的韻味,濃墨和淡墨勾勒的竹葉成簇怒張,用色從筆鋒開始逐漸變淡。

安新穎並不了解和自己比試的王岩,她雖然自傲卻不會輕敵,所以安新穎看的不算快,青玉彌勒佛第一個就被她排除在外了。

玉質隻能算是中等,勝在雕工,但安新穎可以判斷這並不是清代知名的玉雕師所雕刻,所以這尊青玉彌勒佛的價格不會超過一百萬。

這個酒壇卻不好鑒定,一來是墓葬品裏極少會有酒壇,民間保留下的酒壇也不多,而且因為保存不得當,一般都會有破損。

方棠同樣也在鑒定這個酒壇,高約五十厘米,直徑十厘米,鼓腹口形,釉麵肥厚光滑,保存的極好,不管是底部還是口沿都沒有磕裂。

在安新穎和王岩視線同樣停留在酒壇上時,方棠則看向最後一幅古畫《風過竹林圖》,宣紙微微有點泛黃,墨色估計時間久遠也同樣有些褪色,不過依舊能判斷這應該是清朝的畫作。

題跋上的時間同樣也驗證了這是一副清代的畫,是不知名的文人做所。

不管從年代還是作者來鑒定,這幅畫沒有多珍貴,但比青玉彌勒佛更具有收藏價值,價格在一百萬到兩百萬之間。

方棠並沒有仔細鑒定,畢竟這是安新穎和王岩之間的比試,她和年輕一輩包括宋駿、周界隻是走了個過場,一共用了十分鍾時間,實打實的走馬觀花,不過是讓他們年輕人多一點經驗。

可是方棠總感覺這幅畫有點不對勁,不由用手指輕輕撫摸了一下畫卷,方棠眼神微微一變,竟然是……

時間一到,方棠走回了座位上,側目看向身旁的蔣韶搴,“之前你的調查,是不是這幅畫……”

方棠的話還沒有完,安新穎和王岩都已經有了鑒定結果。

比試的時間隻給了半個時,兩人不可能做細致的鑒定,隻能依靠平日裏積累的經驗,安新穎選的是酒壇,王岩選的則是古畫。

“女士優先。”王岩退後兩步,示意安新穎先解釋自己的選擇酒壇的理由。

身為安氏集團的千金,又是趙館長最喜歡的徒弟,這樣的場麵安新穎每年都會遇到好多次,所以她沒有半點怯場。

安新穎微微一笑之後就開口了:“這個酒壇我鑒定是明代官窯所燒製。”

視線掃了一眼全場,見趙館長認同的點了點頭,安新穎繼續開口道:“這個酒壇真正的價值在於它是宮中盛酒所用。”

皇宮裏的物品都是禦用,當然,真正能用得起禦用珍品的都是皇宮裏的主子,這個酒壇看外觀就知道不可能是,但皇宮裏除了皇帝妃子這些主子之外,還有宮女、太監。

太監在宮裏是最低賤的存在,主子一不高興就能亂棍打死,但太監同樣因為特殊的地位,他們比起宮裏那些匠人地位卻高了許多。

安新穎判斷這個酒壇出自宮中的官窯,但卻是給太監裝酒用的,雖然外表不上檔次,可畢竟是和宮中主子們用的酒壇來源相同,間接了滿足太監們的心理。

“這個酒壇我給的價格在兩百五十萬。”安新穎也猶豫了一番,可是古畫作者不知名,在收藏價值上差了一截,

這個酒壇本身價值也許比不上古畫,可卻是宮中燒紙而成,論起收藏價值高於古畫。

安新穎完之後,王岩走上前來解,“這幅清代《風過竹林圖》是清代中期作品,價值絕對不會超過兩百萬。”

聽到這話,在場的人都是錯愕一愣,既然如此,為什麼王岩要選擇古畫?難道是他沒有鑒定出酒壇的真正價值,所以才會挑選了古畫。

畢竟酒壇如果不是宮中的官窯燒紙,那麼價格估計也就在五十萬左右。

王岩等議論聲了一點,這才再次開口:“我之所以選擇這幅古畫,是因為這是一幅畫中畫!”

“畫中畫?”賓客們都是錯愕一愣,不少人更是伸長脖子向著前麵看了過去。

站在一旁的安新穎不由一愣,猛地轉身向著古畫看了過去。

半個時鑒定三個物件,時間太過於短促,安新穎隻能進行初步的鑒定,她根本沒想過這畫竟然會是畫中畫!

方棠看了一眼蔣韶搴,見他點了點頭,不由低聲問道:“這幅畫是不是他們特意裝裱成畫中畫的?”

之前查看的時候,方棠就感覺古畫宣紙的觸感有點不對勁,隻不過是時間太短,方棠來不及細細鑒定。

但一般畫中畫是為了保護裏麵價值更高的古畫,上麵這幅畫基本都是現代臨摹作品,外行人一看,得,現代臨摹的,不值錢,真正的古畫自然也就保存下來了。

蔣韶搴點了點頭,他派人調查了宋濂平和宋駿,這幅畫就是宋家的作假高手裝裱而成,為了能騙過安新穎,選的是清代的《風過竹林圖》,也正是如此,安新穎才沒有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