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程夫人的擔心(1 / 2)

第一百五十一章程夫饒擔心

故事講了大半就講不下去了,無他,酒菜上來了。

當哥哥的又驚著了,不僅為了美食,更是為了美器。

清一『色』的玉瓷餐具,如今是入夏,器具隻有青白兩『色』。

白『色』如羊脂白玉,青『色』如雨後梅子。

因為隻有兩人吃飯,因此材分量不多,不過每道菜『色』的擺盤都非常講究,邊上還點綴著花瓣,或者青蒜絲蔥絲裝飾的綠草,不光是一道道菜,還是一幅幅畫,不是一般的雅致。

上材都是穿著青衣的童,不光身上臉上幹淨,就連指甲縫,鞋襪,領口,都是一塵不染。

每道菜上來,童還會琅琅地報上菜名,然後,當哥哥的如同井底之蛙,一樣沒聽過。

當弟弟的就介紹,這是眉山最近才興起的菜『色』。主廚的是程舍人家的周大胖子,這老子渾渾噩噩了四十多歲,突然不知道哪根筋通了,把江卿家廚菜『色』和中饋,來了個融會貫通。

家廚,是指富貴大家雇傭或奴使的專門廚師或尚食侍妾;中饋,則是指康之家,包括一部分勤儉持家的官吏、知識分子家庭裏母親和妻女所『操』持的廚房料理。

光炮製手法就是一首詩:拌鹵熏醃臘,凍滑炒爆醬。溜炸煸氽煮,煎蒙貼卷釀。糟醉淖烘烤,燜燒衝燴熗。攤煨蒸燉粘,醉泡淋糝燙。

兄弟如今在商號尋了個書算之職,日子算是鬆快了。沒哥哥你當年鞭策,哪有我的今,今後哥哥你常來,兄弟帶你一道菜一道材過。

當哥哥的就趕緊謙讓。哪裏哪裏,都是賢弟你自己的本事,這次也是托兄弟你的福,東家知我在眉山有舊,特意帶我來一趟,你眉山的貨品太緊俏了,沒點關係,真的不好搞啊。

當兄弟的就開始拍胸脯吹牛,哥哥你放心,你的事情就是兄弟我的事情,來來來,方知味裏最好的還不是這些菜品,最好的東西啊,乃是這個!

哎喲兄弟,這莫非就是大名鼎鼎的永春『露』了?!

正是,不過這永春『露』,不是別處能喝到的永春『露』,這永春『露』啊,外邊一般就是二曲三曲。能搞到一兩瓶頭曲的,那都是有頭有臉的場麵人。

隻有矚遠樓中,有特供宮中的極品,訂了包廂雅閣的客人才有份,而且每人最多一兩,稱為特曲,也叫貢曲!

兄弟,聽你意思,這永春貢曲,是給官家喝的?

正是,要不官家仁慈呢?張學士本意,是要將特曲,玉瓷盡數上貢。結果中旨下來,是蜀道艱難,百姓難免轉運之苦,一貫錢的貨品越汴梁,起碼翻作三貫。因此隻許貢入些許,其餘任江卿自售,當真是愛民如子啊。

兄弟你少在外麵跑,可能消息不廣。哥哥可是聽,這其實是官家為了獎掖眉州江卿在鹽務上的功勞。

光兩口井就讓出了幾萬貫給官府。消息官家聽聞此事,隻了四個字——公忠體國!連我川峽四路鄉紳,都是與有榮焉!

哈哈哈是嗎?倒是做弟弟的孤陋寡聞了,來來來兄長,多年不見,弟敬你一杯!

李運如今的日子也過得不錯。

土地廟又擴出去幾間屋子,陵井上的子弟也睡上了高低床。

他作為文字先生,分了一間屋,屋子裏陳設非常簡單,一張床,一個衣櫃,一張書桌,一個書櫃。

這裏的蒙童學的東西很古怪,除了學文字,還要學一種叫理工的東西。

幾個大孩子輪流帶著孩子去學宮做飯,同時還帶著理工教材,聽那裏還有一個教這個的少爺。

而他們回來之後,還要轉授給其它人。

他看過教材,是一些稀奇古怪的符文,日常學習要用到尺矩圓規。

聽孩子們講,是類似九章,海島之類的算術之書,可為什麼不叫明算叫理工,就搞不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