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鴻飛沒想到自己的第一個橫向課題竟然是這麼來的。劉漢生父子離開之後,宋鴻飛便檢索了一下,結果發現與百合相關的文獻一大堆,但是與百合品種改良相關的論文隻有幾篇。而且都是綜述性的文章。倒是看到裏麵了某基地培育出大批原種,但是這些品種的情況怎麼樣,卻是語焉不詳。
宋鴻飛又給劉漢生打了一個電話,向劉漢生問了一些問題。要做這個課題,宋鴻飛必須有大量的實驗材料。光是劉漢生帶過來的那一袋百合,單一一個品種,肯定是不夠的。如果能夠將所有的百合野生品係全部搞過來,宋鴻飛有很大的把握培育出一係列的新品種。
即便是采用轉基因技術來進行作物品種改良,也需要非常豐富的品種資源,構建起一個巨大的基因文庫,才有可能在此基礎上進行基因改良。真的不是一點點錢就能夠完成的。劉漢生的幾十萬丟到基因工程這潭水裏來連泡都不一定能冒一個。所以,按照常規的方法來做這個項目是不大可能的。宋鴻飛得走捷徑。還好市麵上已經有了表現優良的栽培品種,這些可以成為宋鴻飛研發的階梯。
“宋老師,隻要你需要,市麵所有的種植百合品種,我都可以搞過來。你要的野生品種,我也會想辦法弄過來。”劉漢生知道宋鴻飛有意向接他的項目,很是激動。
“劉先生,這個項目如果真的做起來,你的錢可能會不太夠。你為什麼不聯合一些大的百合種植戶去找更大的育種專家來做這個項目呢?”宋鴻飛問道。
“他們跟我不一樣。那些大的種植戶,他們有資金去承包優質的土地。輪耕對他們也沒有什麼困難,現有的優良品種已經可以滿足他們的需求。另外,我的規模太。跟他們走不到一塊。我去農大找過,人家看不上我這個農民的項目。我也不敢拿我的血本給他們去造。聽我兒子你的水平很高,就奔你這裏來了。”劉漢生道。
劉漢生這個項目不好接,接了,你就必須搞出結果。如果真能搞出結果,誰願意把這麼好的品種幾十萬送出去?而搞不出結果,萬一人家不肯罷休怎麼辦?這樣一來,誰還敢願意接劉漢生的項目?
劉漢生可能是知道宋鴻飛的一些顧慮:“宋老師,這個品種研發出來,品種能夠獲得的利益我隻要三分之一。如果沒研發出來,虧了算我的。但是我希望宋老師能夠一直研究下去。將來我若是有錢了,還會繼續投入資金。我話算話,可以簽合同。”
“這樣吧。這個項目算是我們合作的項目。你投入資金,我投入技術。項目成功之後,收益各占一半。不管怎麼樣,我會把這個項目完成。”宋鴻飛道。
“好。我去聯係律師事務所請律師過來和宋老師簽合同。”劉漢生道。
劉漢生一口氣拿出三十萬投入百合的品種改良,這對於一個農民來,確實是一個大手筆。不過宋鴻飛要簽這個項目並沒有那麼簡單。項目還需要經過學校、學院的批準。真的改良成功了,學校也是要占一份的。學校的實驗室、儀器設備也是不能夠白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