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幽州牧(1 / 2)

一場叛亂不到一個月就平叛,劉虞興高采烈把捷報發回洛陽,朝廷嘉獎眾人,劉虞又對丘力居退兵舉動實行獎勵,一場兵災就這樣結束,李振繼續做他通明人。

188年朝廷發生重大事件,劉焉上諫廢史立牧,用宗室重臣為牧州,在地方權力上駕於刺史太守之上,獨覽大權以安百姓,此舉下震驚。

漢靈帝聽取劉焉建議,立劉焉為益州牧,劉表為荊州牧,李振為幽州牧,劉虞為宗室宗正。

曆史上劉虞為幽州牧,可一山不容二虎,二個漢室宗親在幽州讓靈帝難舍難分,不過念想女兒總是親生,兄弟再親也親不過女兒,加之劉虞去年又立大功,於是調遣洛陽為官升為宗正。

朝廷旨令下達各地,四方大震,朝堂百官驚訝,一個年紀輕輕就已握一州大權,讓無數老官都甚為汗顏。

特別當旨意傳到幽州更讓人歡喜讓人憂,歡喜的自然是關羽張飛和李振的舊部,李振升官表代以後升官為將的機率更大,一時眾人興奮不已。

而做為幽州老官老將自然有人心中不服,特別是公孫瓚。

公孫瓚自恃戰功赫赫,手中兵精將廣,認為李振年輕而且紈絝遊玩不配為一州之牧,而是靠裙帶關係背後有公主撐腰才晉升為幽州牧。顧而李振為幽州牧第一開牧州會議姍姍來遲。

劉虞心情甚是不平,本應為一州地方土皇帝可今就要搬移,特別是朝廷廢史立牧的時刻,獨覽大權,坐鎮一方的時候突然發現屬於自己自己的位置,現在不是自己的了,這種心情誰能理解,誰能明白。自己實行寬仁懷柔的政策,讓各地百姓和遊民部落得到和睦相處,風氣改善的時候,突然發現一切白做了,全讓別人坐享其成,這種心情他都想自殺了。

望著李振和劉瑩為他踐行的時刻,熟悉的地方,熟悉的畫麵,讓劉虞欲哭無淚,自己這算是什麼?瞧著李振神采飛揚,喊道:“叔父,此去洛陽遷升宗正,不知何年才能再次相聚,侄兒於心不舍,還未多聽叔父教誨,實乃一樁悔恨之事,但水樣低處流,人往高處有,在此更恭喜叔父高升。”

看見李振笑臉,劉虞更來氣。裝吧!使勁裝吧!誰不知道以後牧州的實權比宗正還實在,我願意用全部身價給你換,你願意嗎?

劉虞懷著複雜的心情,騎馬拱手道:“公主駙馬且行止步,臣告辭了。”

滾滾塵土飛揚,帶走劉虞不留一絲的眷戀,留下意氣風發的李振。

身為幽州牧,一方大員,為官者當熟悉各郡縣官員將領。李振也不例外,派人通知各地太守將領來牧州府商議會議。

一時蘇縣行館再次車馬堆積,人山人海,比上次當長史的情景還要熱鬧。

因為李振的原因,平叛遼東的時候張郃直接留在遼東,當上太守。遼東太守被張郃所得,沒了公孫度的事,如今的公孫度卻不在哪裏混。今張郃便意遼東太守的名義到達蘇縣。

牧州府,李振高坐中堂,做為一州高官本應等各郡縣官員到齊時最後出來,可他不同,第一個早早坐在高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