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簡單可行,劉虞悠悠自得,一幅勝券在握的樣子。
在坐的眾人有人歡喜,隻要自己不上戰場就行,他人生死管自己何事,便開口叫好讚揚。但主戰的公孫瓚嗤鼻一笑,兵不見刃就想解決叛亂,這些文人也太真了,如果是自己定然是以殺止殺,看來還是要靠自己來解決這場叛亂。
“李大人覺得本官計劃如何?”劉虞得意洋洋問李振,如果不是看在公主的麵上他都不會去問,直接下令。
李振笑道:“刺史大人的計劃衣無縫甚好,隻是現在叛賊還在到處做亂,禍害百姓,我們還需派兵平亂要緊,不然等到這些人勢大,恐怕對大人赦免烏恒的計劃不利。”
“不錯,數十萬人一旦流竄對百姓傷害太大了,李大人可有舉薦之人。”
“遼西太守關羽,此人作戰勇猛,頗有些武力,手中精兵將廣,用他抵擋張舉張純叛賊,定能配合大人完成的計劃。”
公孫瓚暗恨李振,本想幽州能領兵作戰數一數二的將軍當屬自己,劉虞到時定會重用自己,誰知讓李振破壞,如果用關羽的遼西軍隊自己哪有戰功可撈。當急站出道:“大人,兵貴神速,現在調遼西軍趕來是不是有些太晚,臣提議由臣從漁陽帶兵,攻打右北平叛賊。關將軍遼西軍攻擊遼東叛賊,讓其手尾不相顧,大人在告示各郡縣做好防禦工作,防止烏恒作亂,我想不用多久定就能攻克叛賊。”
李振聽公孫瓚的話,覺得有幾分可行,不虧能成為三國前期諸候之一的人物。
劉虞沉思道:“可行,隻是各地將領與到烏恒軍隊不得擅自開戰,等我命令。”
公孫瓚撇嘴冷笑,就知道劉虞會下這樣的命令,到時打起來了誰還分清是誰的軍隊。
李振真想把劉虞腦袋撬開看看他是怎麼想的,別人殺過來還不能反擊,這不是做繭自縛跟投降有什麼區別。難怪烏恒平了又反,反了又平,就是這種懷柔政策對他們太仁慈了,對敵人仁慈就是對自己殘忍,對大漢百姓殘忍。
眾人都知道劉虞對蠻夷的寬仁政策,個個領命而去。
李振回到公主府便把自己鎖進書房,靜靜呆了幾個時辰,看來自己與劉虞的理念還是不同啊!如果自己這次放任不管劉虞的計劃怕是對百姓不利,對蠻夷決不能退讓,但冒然進攻恐會讓劉虞誤會,搞不好兩人的關係就此破裂,以後注意力全放在自己身上。
若是繼續隱瞞勢力到是不惹人注意,但自己不出手百姓會有多少家破人亡,流離失所,自己也過不了自己心中那關,既然有能力就該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李振寫了一封書信,出了書房找個心腹,道:“此事事關重大,你馬上趕往遼西親手交給關將軍。”
“喏,卑下這就去。”
等到人送出了府,李振終於舒了一口氣,一切還看他們怎麼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