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皇帝VS文人(2 / 2)

在工藝上,采用卯榫結構,合理連接,使家具堅實牢固,經久不變。由於紫檀、黃花梨、鐵梨木生長緩慢,經明代的大量采伐使用,這些材料日見匱乏。

到了明末清初,這些木材已十分難覓。所以清以後家具在用料上生根本變化,鑒定和辨別是否是明代家具,用料的審鑒是至關重要的。

巧,即製作精巧,設計巧妙。明代家具的造型結構,十分重視與廳堂建築相配套。家具本身的整體配置也主次井然,十分和諧,使用者坐在上麵感到舒適,躺在上麵感到安逸,陳列在廳堂裏有裝飾環境、填補空間的巧妙作用。

簡,即是造型簡練,線條流暢。明式家具的造型雖式樣紛呈,常有變化,但有一個基點,即是簡練。有人把它比作八大山人的畫,簡潔、明了、概括。幾根線條和組合造型,給人以靜而美,簡而穩,疏朗而空靈的藝術效果。

雅,即是風格清新,素雅端莊。雅,是一種文化,即是“書卷氣”。雅是一種美的境界。明代文士崇尚“雅”。達官貴人和富商們也附庸“雅”。

由於明代很多居住在蘇州的文人、畫家們直接參與造園藝術和家具的設計製作,工匠們也迎合文人們的雅趣,所以形成了明式家具“雅”的品性。雅在家具上的體現,即是造型上的簡練,裝飾上的樸素,色澤上的清新自然,而無矯揉造作之弊。

歐陽老爺子帶著吳緣看了幾件明式家具有代表性的器型,圈椅、頂箱櫃、條案。指點一些鑒別欣賞的要點和細節,然後又來到另一旁的清式家具展區。

“清式家具與明式家具在造型藝術及風格上有些差異,清式家具的特點先表現在用材厚重上,家具的總體尺寸較明式寬大,相應的局部尺寸也隨之加大。”

“它不象明式家具那樣以樸素,大方,優美,舒適為標準,而是以厚重,繁華,富麗堂煌為標準,因而顯得厚重有餘,俊秀不足,給人沉悶笨重之感,也缺乏應有的科學性。但另一方麵,由於清式家具以富麗,豪華,穩重,威嚴為準則,為達到設計目的,利用各種手段,采用多種材料,多種形式,巧妙地裝飾在家具上,效果也很成功。”

去過故宮的人都知道,基本上都是紫檀家具,沉穩大氣。紫檀本身是紅木裏密度最大,重量最重,看起來就很富貴。特別是紫色,皇家講究紫氣東來,所以清代皇室特別鍾愛紫檀。

康雍乾三代帝王用了一百多年,才把故宮所有家具都換成紫檀,集合下能工巧匠,用最好的料,下最貴的本,可想而知起奢華到什麼程度。

兩句題外話,從八月開始我原本大綱設計的是寫一點傳統文化,利用異能振興民族品牌,但本來就不多的訂閱一下子又掉了一大半!沒有幾流失很多書友,大家都喜歡看尋寶情節,新人水平有限,節奏和爽點沒有掌握好,導致後繼無力!這本書九月底會完結,新書是心理催眠類,感謝一直跟隨的書友,如果這本書不能讓您滿意,請到時候看一看下一本書合不合您的胃口,多謝支持!(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