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去南部的卡托鎮,那裏有好東西!”
吳緣馬不停蹄帶著人去法國卡托鎮,征服者之戒那裏有寶貝,是當年號稱美男子的腓力四世國王最後珍藏。
起這個家夥絕對是狠角色,法國卡佩王朝著名國王之一,在位時打擊貴族,維護法蘭西的利益,連續有兩位羅馬教皇在他手下不明不白地送了命。
他為了有足夠財力支持戰爭,沒收了法國教會財產並強征十一稅,因此與教皇生衝突。19年他派兵將當時的教皇綁架到法國,軟禁於南部城阿維尼翁。此後一百年間,教皇一職持續由法國的傀儡擔任,教廷從此由盛轉衰。史稱此一事件為“阿維尼翁之囚”。
從194年起任羅馬教皇的卜尼法斯八世,是個專橫頑固的教權至上論者。他認為腓力四世因對英戰爭向教士征稅是侵犯教會特權,並違反基督教國家應團結一致,進行十字軍東征的原則。
卜尼法斯八世於196年布敕令,申明教會的免稅特權,而羅馬教皇對所有教會財產擁有最高主權,宣布沒有教皇許可,國王既不得向教士征稅,教士也不得向國王交稅,違者開除教籍。
腓力四世接到這項敕令後大為震怒,他立即采取對策,宣布凡法蘭西王國的臣民,未經國王允許,不得將金銀、貨幣、武器、馬匹輸出國外。這一規定雖然沒有指明對抗羅馬教皇,實際上是禁止法國諸侯與教士向羅馬教皇納貢,也就卡住了教皇的財政來源。
教皇不得不於197年讓步,允許教士不必經教皇同意即可自願納稅。腓力四世於是贏得了與教皇爭奪財政權鬥爭的第一回合。
但在11年,腓力四世與教皇又因爭奪司法權再起爭端。朗格多克地區的一名主教被控叛逆,由國王法院判決有罪,腓力四世就要求教皇免掉他的教職,以便懲辦。卜尼法斯八世由於在1年靠百年大赦了大財,認為有恃無恐,便決心對腓力四世進行反擊。
腓力四世采取了有力措施,動員全國力量反擊教皇。他先編造公布了一個語氣更為專橫的教皇敕令摘要,用它激怒全國人民。
然後腓力四世當眾燒毀了教皇敕令,並莊嚴宣告,他的子孫後代,誰若使國家從屬於上帝以外的任何權力,就將永受詛咒。在這種氣氛下,腓力四世於1年5月1日,在巴黎聖母院次召開了由教士、貴族和市民組成的三級會議,利用貴族和市民的反教會情緒,壓製教士聽命於國王。
腓力四世派出一隊人馬,由大臣諾加勒率領進入意大利,聯合意大利的反教皇勢力,於9月7日在阿南尼將卜尼法斯八世拘捕,大加毆打,準備帶回法國審判。雖然教皇後來逃脫,但一個多月後便憂憤而死。
卜尼法斯八世死後不久,腓力四世便支持他的朋友波爾多大主教柏特隆為教皇,稱克雷芒五世。新教皇對腓力四世非常恭順。這個時期教廷的紅衣主教絕大多數是法國人,教皇完全秉承法國國王的旨意,成為法國國王的“禦用教皇”。
這段黑曆史是教廷永遠的傷疤,幾百年都是絕對禁忌!對於他們來,千年難以洗刷的巨大恥辱。所以卡佩家族跟教廷一直不死不休,就算是現在,也是老死不相往來,暗地裏不知道鬥過多少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