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不是試驗,隻要測試都會有一個結果。
他顯然擔心會被不靠譜的測謊結果誤導,建議選那些已經查實的案件,不管你怎麼測都不會帶來影響。
真正要測試的幾個嫌疑人,其涉及的案件基本上已查實了。
韓博裝出沒聽他的言外之意一般,欣然同意道:“也好,查實的案件相當於知道答案,這樣有利於統計測試結果的準確率。”
“那我就去讓人打印已經辦結的。”
“韓處,苗隊,你們稍坐,我去叫人來倒幾杯水。”
……
有信息化係統,監管支隊效率很高。
具體案件是分局和縣局偵辦的,原始材料全在分局和縣局刑警大隊,市局刑偵支隊要聯係分局和縣局值班人員,要通知刑警大隊把案卷連夜送來。
市局材料不全麵,省廳的材料更不全麵,之前看的隻是大概情況,即將送到的才是第一手和最全麵的材料。
深夜11點7分,六起命案的材料和另外九起普通案件的材料相繼送到。
韓博等人關上會議室門,一個案子一個案子研究起來。
“15案,被害人叫張桂,原來開過飯店,有一個幸福的家庭,後來染上毒癮,長期吸毒,三次被強戒。為籌建毒資,傾家蕩產,日子過不下去,妻子帶著孩子跑了,他流落街頭,成了一個流浪漢。”
葛正建把剛複印的黑白照片貼到白黑板上,再次看看材料,介紹道:“去年1月5日下午時15分許,一個農民在東萍市第二職業中學後麵的荒山上現張桂屍體,城東分局立即出警,現死者頭部遭到過重擊,很明顯的鈍器傷,腦漿都流出來了。
現場勘查現一塊板磚,上麵有死者的血跡,專案組結合死者頭部的傷痕及現場環境判定板磚為凶器。技術民警在現場同時現一盒火柴,火柴上印有一個飯店的名稱,這盒火柴最終成為案件偵破的關鍵……”
辦案人員順藤摸瓜找到那家飯店,從飯店老板家中的一件衣服上檢出血跡。
東萍市局把血衣送往省廳刑技中心做dna鑒定,現血跡中的dna與死者完全吻合。隨著調查深入,掌握的外圍證據越來越多,現該飯店老板同樣吸毒,並與被害人生過矛盾。
苗文韜舉起一張現場照片,凝重地:“板磚上沒提取到指紋,可見凶手很可能是戴手套作案的。現場沒提取到足跡,明凶手很心。一個具有一定反偵查意識的人,怎麼會把火柴遺留在現場,沾有死者血跡的衣服又怎麼可能不盡快處理掉?”
“而且這一大塊血跡也很可疑。”
法醫老方緊盯著另一張照片,緊皺著眉頭:“如果血是噴出來或甩濺到身上的,應該呈斑點狀,應該有多處血跡,而這件外套上隻有一塊,很難想象會在什麼情況造成這樣的形狀。”
嫌疑人飯店訂製的火柴出現在案現場,嫌疑人的外套上有被害人的血,嫌疑人不清案當晚在什麼地方,提供不了不在場證明,嫌疑人跟被害人曾因購買毒品與被害人生過矛盾……
既有直接證據,也有外圍證據,這個案子真是鐵案。
如果嫌疑人是冤枉的,如果真有人栽贓嫁禍,那麼,南雲那起冤案測謊儀是“幫凶”,這起冤案dna技術一樣是“幫凶”。
儀器也好,技術也罷,全是死的,完全在於怎麼運用。
韓博深吸一口氣,抬頭道:“葛,下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