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 高參(1 / 2)

徐存請的高參鄭海權可不簡單,他可是享譽中g的香江第一華人銀行家。

七十年代,鄭海權考入香江中文大學新亞書院經濟學係,先後取得香江中文大學社會科學學士學位及紐西蘭奧克蘭大學經濟學係哲學碩士學位。

七八年,鄭海權加入彙豐銀行財務部。

八六年,鄭海權成為彙豐銀行席經濟研究員。

九五年,鄭海權任彙豐總經理。

九八年,鄭海權調任恒生銀行副董事長兼行政總裁。

零五年,鄭海權接替退休的艾爾敦,出任香江上海彙豐銀行亞太區主席,成為彙豐集團創立一百三十九年來,位擔任此職務的華人,也是在彙豐集團內職位最高的華人。同時,他亦出任彙豐集團常務總監,以及太古公司董事。

零七年,彙豐銀行(中國)有限公司成立,鄭海權出任該行的董事長。

零八年,鄭海權獲委任為彙豐控股有限公司執行董事。

香江的《南華早報》將鄭海泉與李加誠並稱,或稱之為“香港金融界最富權勢者”。

生出買家銀行念頭的第一時間,徐存就想到了鄭海泉。

鄭海權這個人不僅很有能力,最重要的是,他還是銀行界公認的有職業操守和良心的銀行家——徐存上一世的一個在外資銀行做高管的同學對鄭海泉非常推崇,每次聚會胡侃,他都必提鄭海權,所以徐存才知道鄭海泉這個人。

富想請一個彙豐銀行財務部的中基層人員當高參,是問這個一向有大誌向的人物怎麼會不把握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所以,徐存以偶遇的方式跟鄭海權長談了一番之後,並向鄭海權出邀請的第二,鄭海權就辭去了彙豐銀行財務部的工作。

等鄭海權來徐存這述職,徐存便將自己想買家銀行的打算對鄭海權和盤托出。

聽完徐存想擁有一家全資的私人銀行,對香江百餘家銀行都極為了解的鄭海權將符合徐存條件銀行的基本情況一一告訴徐存,並向徐存推薦了康年銀行、恒隆銀行、新鴻基銀行三家持牌銀行。

康年銀行、恒隆銀行、新鴻基銀行三家持牌銀行中。

儲戶最多的是新鴻基銀行,但買新鴻基銀行最貴——新鴻基銀行在香江算得上是一家中型銀行,也有些底蘊,但隨著去年香江房地產的崩潰和銀行業危機的相繼爆,新鴻基銀行麵臨資金不足和存款大量流失的雙重困難,目前正陷入被清盤的命運。所以,新鴻基銀行有被徐存買下來的可能。不過,目前新鴻基銀行的東家馮景禧並不願意將新鴻基銀行全部賣掉,他隻想賣掉新鴻基銀行的一半股權用以渡過難關。因此,徐存要想買下新鴻基銀行必須得大出血。

儲戶最少的是康年銀行,但康年銀行歸,買它一點都不比買新鴻基銀行省錢——康年銀行是一家老牌的銀行,資產最多兩億多。但現在的康年銀行經營良好,東主根本沒有賣它的意思。因此,徐存要想買下康年銀行也必須得大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