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星花園》和《級女聲》井水不犯河水,但是——
樹欲靜而風不止,隨著二者紅遍華夏大江南北,一場針對性極強的輿論浪潮愈演愈烈,將雙方全都卷入其中!
早在今夏《女》開播之後,媒體上有關“惡俗”的聲音就不絕於耳。
什麼女鬧、女亂、女俗不可耐……
什麼珍惜受眾信任,樹立健康形象,抵製庸俗化傾向……
什麼利用全民欺騙全民的鬧劇……
最後的落腳點是:片麵追求收視率是萬惡之源。
等到《流星花園》熱播後,仿佛印證了“片麵追求收視率是萬惡之源”的觀點,又開始批判《流星花園》。
什麼負麵影響太大,會教壞青少年……
什麼容易誘導青少年效仿……
什麼可能在校園打罵同學、調戲女生、集體逃課、為非作歹……
今夏最火爆的兩個節目,都遭到了無情痛批。公眾也隨之分成兩派,一派力挺,一派反駁,鬧得不可開交。
由於批判的陣容中出現了官方的聲音,等到八月底全國中學快開學的時候,網上開始流傳出一眾法,而且流傳的有鼻子有眼,可信度極高。
《女》有可能停播整改,而《流星花園》則可能無限期停播下架……
“無聊!”
辦公室內,楊柳掃了幾眼網絡上對《流星花園》和《級女聲》批評的文章,關掉電腦拿出教案,繼續備課。
年過三十的她是東海一所重點中學的老師,學校學生9月1日開學上課,而他們老師則需要提前一周上班備課。
“楊老師,怎麼了?”旁邊的老師問道。
“唉,網上總有些人要封殺《流星花園》。”
“這件事我也看到了,還有《級女聲》,好多人都會停播。”
“趙老師,您覺得《流星花園》會對學生產生負麵影響嗎?”
“這誰能清?不過我確實有點擔心,今年開學後,學生們回來後會不會有變化。暑假的時候,我女兒就特別愛看《流星花園》,一遍接一遍的看,連飯都不吃了,她才學五年級啊,唉……。”
趙老師歎口氣,搖搖頭不再多,低頭備課。
楊柳也沒再什麼,打開教案,為開學做準備。
半個時後,她的手機響了,是燕京的電話號碼。
楊柳拿著手機走出辦公室,來到僻靜處接通,電話裏傳來年輕男人的聲音。
“請問你是楊柳女士嗎?”
“我是,你是哪位?”
“楊柳你好,我是麥餘……”
……
下午五點,臨近下班,思考了一下午的楊柳離開辦公室,來到校長室。
李校長五十多歲,戴著眼鏡一副儒雅氣派。
楊柳敲門進來的時候,他正在收拾東西,看樣子也是準備下班。
“楊老師?有什麼事嗎?”
“校長,我有點想法想跟你彙報。”
“我晚上有個聚會,不能遲到。”
“隻耽誤你幾分鍾。”
李校長不悅道:“如果是關於這學期評職稱的事情,你就不要跟我提了。一切按製度來,我也沒有辦法。”
江湖無處不在,即便是被冠以“神聖”之名的校園,也不例外。
有江湖就有紛爭,而評職稱是眾多老師心中無法抹去的痛。
“不評不甘心,參評特累心,落評更灰心。”
這句話道出了老師評職稱時的無奈、痛楚與糾結。
每個學校優秀的老師都非常多,奈何職稱名額太少。一些老師已經符合了條件,摩拳擦掌地準備評職稱,可是一年也不一定能等來一個名額。
工作在第一線的教師評職稱更難,要論資排輩,這個退休,那個補上,隻能等等等。
真要按照製度來,去年一級教師的名額應該是我的!
楊柳心中腹誹。
去年就因為評職稱這個事,鬧得挺不愉快,最後連校長都出麵了,所以校長才能記住她。
“不是評職稱,是有關《流星花園》的事情。”
“《流星花園》?”
“對,最近特別火的一部電視劇。”
“我有看過!你來找我,就為了這部電視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