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命人將李東陽押下去,嚴加看管,可心情卻依舊很糟糕。
他心裏固然已經恨透了李東陽,此人到了現在,還是冥頑不寧,可是……另一方麵,葉春秋還要留著他,以作有備無患。
等這李東陽走了,葉春秋便伏案疾書,他總計修了兩封書信,一封是給朱厚照的密奏,暗示可能生的危險。
這種事,他不能明,因為完全沒有證據,總不能自己竟是聽信了逆賊李東陽的話,隻是,得到了一些風言風語,還請陛下注意。
而另一方麵,則是修書給劉瑾,讓劉瑾立即調動所有的力量,暗中摸排,萬萬不可大意。
兩封書信送了去後,心緒緊繃的葉春秋才鬆出口氣。
而今,他已經成了藩臣,許多事已經不好出麵了。
而眼下,整個青龍卻是百廢待舉,一分一毫都疏忽不得,至少眼下,鐵路的事,已經迫在眉睫了。
因為巨大的利好,還有對鐵路的許多優惠措施出台,而今不少商行已經開始先行墊付資金,打算修建支線鐵路了。
若是現在葉春秋所修的主幹線,是大動脈的話,那麼這些支線,則是隨著幹線延伸至大漠深處的方方麵麵,形成一條條血管。
為了防止浪費,招商局專門對鐵路進行了規劃,再將這些鐵路的支線,吸引商行們去建造,也正因為如此,無數的銀子,便蜂擁的進入了鐵路建造業,一時之間,給整個關外,帶來了蓬勃的生機。
這些年來,整個青龍,已經積攢了巨大的財富,這財富無時無刻不在流動,而如今,無數的商行終於掏出了自己的老本,在未來的前景看好之下,大量的勞力,開始瘋狂的雇傭起來,為了吸引漢人出關,充作勞力,幾乎用盡了一切的方法。
而另一方麵,各行各業,也都帶動了起來,無數的鋼鐵作坊拔地而起,原先的幾百家作坊,已經無法承受這巨大的需求市場了,級大的商行,開始修鐵路,而尋常的大商賈,開始投資工商,中商賈們,也興奮起來。
這是一個遍地黃金的時代,因為需求過於旺盛,這種巨大的需求,使各業都蓬勃展。
滾雪球一般,尤其是鋼產量,至少招商局那兒的預期之中,到了今年,鋼鐵的預期產量,將足足翻上一倍。而這……還隻是個開始,若是不出意外,明年還能翻番。
葉春秋大抵熟知一些情況,工業革命後的英國,鋼鐵產量大抵和現在的青龍等同,可是到了明年,關外的鋼鐵產量,將是工業革命後英國的四倍。
除此之外,就是煤炭,現在關外急需數之不盡的煤炭,關外已經現了大量的煤礦,產量本就不低,可是隨著蒸汽時代即將拉開帷幕,原有的產煤區,還隻限於在青龍附近,可是漸漸的,許多原本大家不肯關注的一些偏遠煤礦,也開始紛紛開采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