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葉春秋,還真是不消停啊。
隻是……
正在這時,那老宦官又到了門外,低聲道:“殿下,幾位殿下求見。”
是隨來的幾位宗室藩王們,應當也得到了急報,多半這個時候也是心神不寧,急著來求見了。
朱睦柛神色變得冷峻,而後正色道:“請他們去廳中,本王……隨後就到。”
是隨後,卻還是將那書信再細細地看了一遍,接著才風淡雲輕地將這書信收好,整了整衣冠,方才開了門,隨即,他前腳邁出,後腳也很快消失在夜幕之中。
…………………
此時,在五軍都督府裏,氣氛沉重。
五軍都督府乃至大明軍方最核心的衙門,職責重大,分領在京除親軍指揮使司外的各衛所和在外各都司衛所。凡武職世官﹑流官﹑土官之襲替﹑優養﹑優給等項﹐所屬皆上報於府﹐府再轉送兵部請選。選定後﹐經府下達都司衛所。領官之選授和給由﹐皆由吏部。其它如武官誥敕﹑水6步騎之操練﹐軍伍之清勾替補﹐俸糧﹑屯費與屯種之器械﹑舟車﹐軍情聲息﹐邊腹地圖文冊﹑薪炭荊葦諸事﹐移與相關機構會同處理﹐各府隻有統兵權﹐調兵之權在兵部﹐每逢戰事生﹐由皇帝命將為帥﹐調領五軍都督府所轄衛所之兵佩印出征。軍還即歸印於朝﹐兵回衛所。
五軍都督府和兵部都聽命於皇帝,五軍都督府調有統兵權而無調兵權,兵部擁有調兵權而無統兵權。五軍都督府和兵部相互節製互不統屬。
這等於是朝廷將下的兵馬,除親軍之外一分為二,一個給了代表文官的兵部,一個是武官的五軍都督府,而事實上,到了正德朝,五軍都督府大權幾乎已經旁落,成了勳貴們養老的地方。
可即便如此,現在的中軍都督,也即是英國公張懋,依舊是京師之中任何人不可忽視的存在,他九歲就世襲了公爵,便經常陪著成化皇帝至西苑騎射,而且箭無虛,深受成化皇帝喜愛,到了弘治年間,弘治子雖偏愛文臣,可是對張懋亦是寵幸有加。
這張懋很懂韜略,對大明的軍事了若指掌,所提的建議,大多中肯,朱厚照對他亦是敬重有加,所以加他太子太傅,又進一步封為了太師。
而此時,都督府已是燈火通明,張懋是特地從英國公府趕來的,一聽到消息之後,他立即來到這裏,緊接著英國公升座,早有無數僉事、斷事、經曆、都事、牙將在此侯命,在這燈火通明的正堂,張懋神色凝重的掃視所有人一眼,此時已是來不及寒暄了:“事態緊急,權宜之計,是保護宮中和京師,一方生變,兵部的人來了沒有?”
………………
還在雙倍月票中,一份力氣,兩份力量,希望大家能支持老虎!(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