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真實的邊境一線(1 / 2)

小解放卡車在密林裏顛簸地穿行了一個多小時後終於到達了東坪前哨。

密林深處的東坪前哨坐落在沿江公路旁邊,距身後界江有著五十多米的距離,六十多平米的磚混結構平房四周被實木板材圍起,唯一的寢室窗前不遠處支著一個被戰士們稱為大鍋的電視衛星接收器,旁邊的鐵架上擺放著四組太陽能電池板,另一側靠近牆根的位置,整齊地碼放著劈柴。

小解放卡車停穩後,一條大黃狗從劈柴旁邊竄了出來,興奮地搖著尾巴,和下車的戰士打著招呼。

“佳美!佳美!!”下車的戰士拍著它的頭,也興奮地回應著,正在這時,從哨所衝出一個身著迷彩、皮膚黝黑的少尉軍官,一臉興衝衝的笑意。

沒有猜錯,他應該就是周明誠了。孫少華迅速做著分析判斷,上前幾步主動和打著招呼:“你好周幹事!久聞大名!”敬完軍禮後他笑著上前握手。

“我也是。”周明誠也笑了笑,上下打量著孫少華半天說:“嗯,一表人材,看來政委的姑娘很有眼光。”

孫少華尷尬地笑笑,這兩天,他已經習慣於即將成為支隊張政委的乘龍快婿這個光環之下,慶幸的是,周明誠對倆人在延州大學校園內的一麵之緣沒有什麼印象。

因為孫少華的到來,周明誠按照站裏以老帶新的要求,在東坪執勤點多呆了兩天。

典型有著對事物敏感的觸覺和獨特的認知,在周明誠的身上,孫少華感受著一種經得起推敲、經得住考驗的作法,言談舉止中有著一種樸實的睿智和富有成果的思考,特別是說到動情處的周明誠,言語中更帶著對所從事的工作執著和熱愛,甚至流露著同齡人身上少有的那種家國情懷的色彩。

當天下午,周明誠跨著望遠鏡,帶著孫少華穿過哨所前麵的林業公路,順著一條蜿蜒陡峭的羊腸小路,倆人連攀帶爬,終於氣喘籲籲地來到了山頂。

心曠神怡的孫少華敞快地呼吸著最新鮮的空氣,腳下和四周萬木吐綠,極目望去,是一片片枯榮相間生機勃勃的茂密森林,前方不遠處的界江像一條透明晶瑩的玉帶,和旁邊的林業公路時遠時近,在林海中蜿蜒並行。

在執勤點正南方大約兩至三公裏的地方,有個鄰國的不大的村落,紅瓦白牆,錯落有致。孫少華接過周明誠手裏的望遠鏡仔細觀察著,很快,在村落的東南角,有一處類似學校的公共設施引起了他的注意。

“這個村叫明溪裏,看見那所學校了吧,查一查院裏現在停放著多少輛走私車?”站在孫少華身邊的周明誠關切地問。

從小就生活在邊境的孫少華很小就知道,鄰國的行政區劃和自己國家相對應的級別,比如,“道”相當於省,“郡”相當於縣,“洞”相當於鎮或鄉,而“裏”是最小的行政單位,相當於村。

經過周明誠這麼一說,孫少華才意識到,停放在那所小學院子裏明晃晃的一片原來竟都是走私車!

“三十輛左右。”望遠鏡裏,孫少華仔細查了一遍對周明誠說。

“東北角的棚子裏有兩輛黑色轎車你算在內了嗎?”

“哦…黑乎乎的看不清楚,好像是有兩輛車…”

“放下望遠鏡,咱倆說說話。”周明誠看著孫少華,一臉的嚴肅。

孫少華臉上有些發燒,尷尬地笑笑。

“你們預提幹部培訓班一定開設情報調研課了吧?相信教員教員一定講過認真觀察、仔細觀察的重要性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