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高陽公主(2 / 2)

高陽道:“妹自然認得這個沽名釣譽之輩。”

沽名釣譽?

李恪一聽高陽的話,頓時也來了興致,先是壓了壓手,示意駱賓王不必急著辯解,而後對高陽問道:“高陽,你這話是何意?”

高陽回道:“阿兄容稟,駱賓王不過區區一個治禮郎,我命人在城郊征地營建道觀與他何幹,他卻出來做反,以此博取清名,豈不就是沽名釣譽之輩?”

高陽之言一出,駱賓王的臉色顯然就難看了一些,治禮郎官從九品,這個官職不要是在權貴遍地走的長安城了,就算是放在地方州府,也不算是個人物。

高陽是大唐公主,平日裏凡事高陽接觸到了,無一不是三品以上的大員,在她的眼中,駱賓王自然就是個角色了。

但駱賓王卻是七尺男兒,又是一直仕途不順,高陽的話正戳中了駱賓王的痛處,駱賓王的臉色就不好看了。

至於高陽建道觀的事情,李恪是知道的,之前長安入冬,楊後的身子一度有些不爽利,而楊妃姓道,高陽便自發地在城外建道觀為楊後祈福,李恪本還就此事誇讚過高陽純孝,但現在看來,高陽建道觀的地恐怕不是正當來路。

李恪當即對高陽斥道:“胡鬧,你需知道,並非人人都能如你這般生於皇室。治禮郎官職雖微,但也是太常要職,是寒窗苦讀,科考而來的,豈能鄙夷。”

李恪的話看似是在訓斥高陽,其實也是在安撫駱賓王,駱賓王在朝中沒有靠山,他的官職必是科考而來的,如果連大唐公主都如此鄙夷科考而來的官職,李恪還如何收下士子之心。

李恪在安撫完駱賓王後,才又對駱賓王道:“公主之言你也聽到了,朕想聽聽你的解釋。”

駱賓王被李恪發問,神色一凜,原本臉上的愧澀也不見了蹤影,回道:“確實是臣反對公主興建道觀在前,但臣確也並非有意與公主為難,隻是道觀所用之地乃城外百姓人家農田,數十戶人家賴為生計,臣見之不忍,故而如此。”

李恪聽了兩人的話,大概也知道了事情的始末了,高陽是一片孝心,想為楊後祈福,但卻占用了百姓家了農田,駱賓王見狀不忍,為百姓話,自然就開罪了高陽,哪裏還能落得了好。

高陽是李恪疼愛的長公主,雖然自己不涉朝政,但駱賓王開罪了她,高陽要治駱賓王不難,發配西域都還算是輕的。

“確是如此嗎?”駱賓王的話講完,李恪轉頭又看向了高陽,對高陽問道。

高陽的膽子倒也大,如果是別人,麵對李恪這麼一問,早就跪地謝罪了,但高陽麵對李恪的質問,隻是低著頭,有些委屈地回道:“確是如此,但妹也別無辦法,當時母後病地急,觀址又不可輕易變更,妹也隻能征用農田了。”

話到這個份上,李恪對此事的前因後果都已知曉,剩下的就是對高陽公主的處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