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秦家兄弟(2 / 2)

蓬萊村裏有一瘋老頭,此人整日衣衫襤褸,以乞討為生,村民們見了他大多避而遠之,倒不是因為嫌他髒,而是見他怕,不是害怕他這個人,而是害怕他總是蛇不離身,這個瘋老頭,玩蛇就像是玩玩具一般,身旁總是聚著各種各樣的蛇,長的,短的,粗的,細的,黑的,白的,青的,花的,帶毒的,不帶毒的,他還饒有興趣地給這些蛇取名,什麼白公子,黑裏俏,花牡丹,而那些蛇像是有靈性一般,在他麵前乖巧的很,從沒聽這個瘋老頭被蛇傷過。

秦守義跟這個瘋老頭倒是挺投緣,常常待在瘋老頭身邊,看他耍這些蛇玩,這個瘋老頭也挺喜歡這個虎頭虎腦的臭子,便教他如何跟各種蛇打交道。久而久之,秦守義居然成了捕蛇,訓蛇的高手,拿著瘋老頭送他的哨子,一吹,各種各樣的蛇就會慢慢遊到他身邊,他常常拿著各種花式的蛇嚇唬夥伴,夥伴們常常哭喪著臉到秦家告狀,為這事,秦守義沒少挨板子。

秦安邦見幼子如此頑劣,怕他難服管教,便送他去慈安寺的覺慧大師那裏做了個俗家弟子。

覺慧大師幼年時曾在少林寺當俗家弟子,習得一身好武藝,後來在清平山的靈玄寺出家,年紀大了之後,想要葉落歸根,便回到了故鄉,在慈安寺落腳。慈安寺雖不是什麼名刹古寺,但卻香火旺盛,是方圓五十裏地之內唯一的一座大寺廟,周邊不少村子的善男信女都會在初一十五上香拜佛。慈安寺的原方丈延真大師圓寂之後,覺慧大師便成了慈安寺的方丈,覺慧大師宅心仁厚,周邊村子若是遇到災,他便會將寺廟裏的善款救助那些受災的村民,慈安寺也變成災民的臨時避難所。

因為覺慧大師的武藝盛名在外,所以有不少家有頑劣稚子的父母都把孩子送到他那兒,讓這些孩子跟隨他一邊習武強身,凝神靜氣,一邊晨鍾暮鼓,收心養性。十多個春秋下來,這些俗家弟子來了去,去了來,來時狂傲不羈,頑劣成性,去時則克恭克順,不矜不伐。對覺慧大師而言,這也算得上是另一種功德圓滿。

秦守義跟隨覺慧靜心習武,五年下來,身手更是了得,而且長得人高馬大,威武挺拔。

秦守義雖然勇猛無比,但也絕非四肢發達,頭腦簡單之輩。打在秀才爹的教導下,諸子百家,四書五經沒少接觸,雖不及大哥儒雅穩重,學識淵博,但也識文斷字,知書達理。而且比起大哥來,在脾性上,他更像秦安邦,秦守仁多少有點讀書人的清高和矜持,但秦守義卻是個古道熱腸的人,而且比他爹又多了幾分英武,不僅急公好義,而且還愛抱打不平,像苟順這樣的地痞無賴見了秦守義,那就像是老鼠見了貓,能躲則躲,能避則避。

秦安邦去世之後,長兄為父,秦守仁成了家裏的頂梁柱,如果這個世上還有誰能壓得住秦守義的,除了他親娘瑛姑之外,就是這個同父異母的兄長了,雖秦守仁平時話語不多,且不苟言笑,但隻要秦守仁一開口,秦守義立馬畢恭畢敬,不敢有半點忤逆之意,他在瑛姑麵前多少還使點性子,但在大哥麵前,絕對低眉順目,甚至對大哥比對親爹還懼怕幾分,真不知道這個秦守仁有何魔力,能讓這個不怕地不怕的主如此心甘情願對他俯首帖耳,惟命是從,也許這就叫做一物降一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