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注:有書友建議我求票,不要裝高冷什麼都不求,那樣早晚要撲街。既然這樣……那我就腆著個臉求推薦票。以後大概每十章求一次,都是這個內容。
做出氣象詩,功勞大也大也。哪怕是驚鬼神之詩,也隻會在第一次寫下時有異像產生,之後無論如何寫,也不會再有異像。象征意義大於實際意義。也僅僅能作為**雅興之物,在書生口中言傳流往,記載於史。
但縱觀曆史,能做出氣象詩無不是大儒學士,揮手間可灑下浩然之氣之雨,擊殺域外妖魔。李仙緣僅在童生時便寫出了氣象詩,前途不可估量。
葉公好龍,而龍族中好詩文者不在少數。所以一頭幼龍半路劫了官道上慢吞吞的折子,騰雲駕霧快速返回新京倒也不足為奇。畢竟此間人仙混居,精怪橫行。單是新京就住著不少神仙妖怪。前些陣子呂洞賓還和一牛妖在酒樓喝得酩酊大醉。
太子與二皇子早早得到消息,皆想將李仙緣納入己方。甚至太子派係的一名知州站出,宣稱應該給李仙緣封侯,引得一片嘩然,唾棄聲無數。
不過倒也不是沒支持聲。縱觀以往,那些做出氣象詩的大儒皆被封侯。李仙緣如今做出了異像詩,封侯也是早晚的事。
於是大清早,朝堂上一片亂哄哄,兩派相互誰也不讓誰。直至日上三更,後宮安妃突然跑上堂,對皇帝哭訴。
惠明公主失蹤了。
今早侍女服侍公主起床,發現公主不在床上。大驚之下四處尋找,很快整個後宮便騷亂起來。公主失蹤,這還是前所未有之事。
於是早朝不歡而散,皇帝急匆匆來至後宮惠明公主臥房。查看片刻忽的哈哈大笑,我這女兒那是失蹤,分明是逃出宮去了。
看似與李仙緣無關,可一細想,就能猜測惠明公主很可能是來找尋李仙緣了。
惠明公主好詩成癡,年幼時就曾許過:“誰人若做出一首氣象詩,不論年齡,哪怕是妖怪也要嫁他。”
如今她已經是亭亭玉立,琴棋書畫更是樣樣精通,在新京上下都頗有名氣,得書生憧憬。無人不想一步登,當個駙馬。
隻是駙馬不是那般好當的,時至今日才堪堪出了一個作出氣象詩,年紀又與惠明公主相仿。
因此惠明公主連夜逃離宮中,倒也解釋的通了。
惠明公主身為大商公主,在大商地界有國運加持。又帶著呂洞賓所賜劍符,自然安枕無憂,邪魔不侵。
隻是李仙緣有了麻煩攤身。
劫走大商公主的罪名可不是著玩的。哪怕此事與李仙緣完全無關,可慧明公主是因他離宮,此時就與李仙緣有關。
好在皇帝開明,在右相參奏李仙緣罪行時還饒有興趣撇下一句:“年輕人之事讓他們自己處理,咱們這些老家夥就別插手了。”
方縣丞花了一炷香時間將事情脈絡講順,給自己倒了杯茶,又絲毫沒架子給李仙緣倒了一杯。
李仙緣沉吟道:“右相……我和他可有仇怨?”
方縣丞輕吹杯中漂浮茶葉,酌一口,放下茶杯搖頭:“你們二人隔著七萬二千裏,他對你哪來的仇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