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關乎家人,關乎朋友,關乎支持他的人。
所以,他沒辦法輕易定奪。
他撥通爺爺的電話,稍微沉默,便把事情完整的出來。
他的爺爺,錢建國,意外的溫和道:
“浩子,你也不了,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如果你覺得自己必須做,不用考慮我們。現在什麼年代,誰還敢對我們下手不成?”
鹿戰在一旁,全都聽到了,也跟著沉聲道:
“浩子,怕什麼,放手去做,做你該做的事。”
聽到兩位老人的話,錢浩的眼神不由一顫,心裏終於有了決斷。
放手去做。
這一次通話之後,他又和父母通了電話,告知他們這件事。
父母在,不遠遊。
這個道理他懂,但他也知道後麵一句話――遊必有方!
之所以做出訣別一般的舉措,是因為他有預感:他繼續抵抗下去,國內恐怕待不下去了。
做完這一切,錢浩收起溫柔,以及臉上的恬靜。相反,他露出剛毅的表情,眼中充滿鬥誌。
“與鬥,其樂無窮;與地鬥,其樂無窮;與人鬥,其樂無窮。”
十一月的最後一,晚上十二點,錢浩更了這麼一條微博。
第二,看到的楚仁,不由悚然,驚歎道:“原以為他要沉默了,卻不想……”
“……不想他居然如此!”王習看到,也喃喃自語,“難怪,難怪能寫出真的勇士敢於直麵慘淡的人生。”
納蘭軒諾看到,眼神一凝,灑然笑道:“錢師要鬥,怎麼能少了我納蘭軒諾?”
這一次,響應的錢門子弟並不多。之前有三千之稱,現在不過三百罷了。由此可見,敢於搏擊風浪的人,終究沒有多少。
響應者寥寥無幾,驚歎的卻不是。那些人自己不敢,由衷佩服錢浩的大勇。
不過,嘲笑的也不少。
似吳學光,看到這條微博,哈哈大笑:“好,好的很,我倒要看看你怎麼死。”
在作協群裏,成員們紛紛冒泡,就此事調笑、嘲諷、幸災樂禍。在他們看來,錢浩太傻,錢浩也完蛋了。
也是,真傻,居然和上麵對著幹。也是啊,和上麵對著幹,哪有不完蛋的道理?
看到這些人幸災樂禍,鄭童苦笑一聲,歎道:“錢浩,你才是真正的文人,我不如你。”
在這喧囂聲,錢浩和十二月的陽光一同蘇醒。隻是,陽光驅散了人間的黑暗,錢浩能驅散文壇的陰霾嗎?
錢浩不知道,也不想知道了。
此時此刻,他坐在電腦前,什麼也不想,就是手打那些經典的文章作品。
他要戰鬥,用文字,用偉人的心血。
人啊,要與西風戰一場,來此世間一趟,豈能沒有點崇高理想?
實現與否,重要嗎?
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回往事時,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