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狂售(1 / 2)

對於劉一坤的炒作,錢浩並不反感,因為他知道對方是個有底線的人。

而且,他也不是古板的人,明白酒好也怕巷子深的道理。

正是因此,他才響應劉一坤的炒作,先是轉發古詩詞雜誌的微博,引起自己粉絲的討論。然後,在他們爭論的時候,發出一篇隨筆,將他們全都“俘虜”。

不錯,粉絲爭論這事,早在劉一坤的預料之中。

這篇隨筆並沒有什麼特別,也是講桃花詩的,《題都城南莊》,崔護寫的,特別的大約就是這首詩了。

因為,這詩太有名了。

可能很多人看詩名,不知道這首詩,覺得一定不出名。但無論是誰,隻要看到這詩的任何一句,肯定都會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

原來,是這首詩啊。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麵桃花相映紅。

人麵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當然,這首詩這個世界也有,所以錢浩不能拿來裝一把。

不過,與這首詩有關的一首詞,這個世界沒有,所以他又成功的裝了一把。

其實,當他把這篇隨筆拿出來的時候,首先讓粉絲喜歡的不是那首詞,而是崔護的故事,也就是這首詩背後的真實故事。

“……墨跡淋漓,是他無聲的淚。寫下心意,不為別的,隻為教她知道,他的心意,願她能看見。

過了幾日,他又去,誰知佳人已逝。也許,不是什麼都沒發生,該發生的已發生。莫非邂逅隻是邂逅,要到此為止?

桃花笑人癡,笑他來遲。遺憾她不知,為她寫詩的人叫崔護。

愛這樣慷慨,忽然就讓我遇見了你;愛這樣吝嗇,短暫的,容不得我多一句,我愛你。

錯過的,不是一段感情,而是一生。”

這個感人的故事,在細膩感性的文字裏,仿佛有了生命,叫人看著、讀著就不由的哭了。

也許,因為每個人都有一段錯過的感情,⑨⑨⑨⑨,√⊥因為每個人都有一個忘不了的摯愛,所以,我們常在——

別人的故事裏,流著自己的眼淚。

在悲傷的故事後麵,作者卻忽然插入一段史事。史筆,冰冷無情,縱然寫愛情,也是冷著臉的。

“……《本事詩》中,記載結局略有不同,崔護撫屍慟哭深情疾呼,女子死而複活,其父將她許於崔護為妻。崔護於貞元年間考中進士,官終嶺南節度使。

若記載屬實,女子與他有此結局,誠是有情人終成眷屬,但我仍偏愛殘忍結局。”

冰冷的筆,寫的是圓滿;深情的筆,寫的是殘缺。兩廂對比,真叫人愁腸皆斷。

淚下連珠,長歎一聲。

隨筆到此,並沒有結束,後麵還有一闕詞。但很多人看到這兒,已經沉浸故事之中,哪有心事看什麼詞。

因而,初始並沒有多少人在意詞。

他們為故事感傷,看了一遍,或者兩遍,忍不住寫出自己的情緒。

在微博下,讓心情溢於文字之表。

“以前就學過這詩,那時心裏隻有一種輕微的遺憾,並不多麼強烈。可今看了錢老師的文,忍不住哭了,原來平淡的文字下麵,是滿滿的無處安放的悲痛。”

“嗚嗚,錢粑粑太壞了,為什麼偏愛殘忍的結局,就不能有情人終成眷屬嗎?嗚嗚嗚嗚……”

“這個,你們不覺得詞很好嗎?”

“對啊,我也喜歡那首詞。”

“這本書我一定要買,不為別的,就為這一首賞析。”

“如果崔護知道的話,一定視錢浩為知己。我想,分析的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