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浩沒有打擾他們,誦讀完之後,便靜靜的站在講台上。
後排的老師見此,都不由睜大眼睛,好似想看明白,這錢浩為什麼如此厲害?
其中兩名老師,可能是教現代文學的,竟然忍不住低聲議論起來。
“張老師,你看這篇文章如何?”
“好,極好,我是作不出來。”
“我也是啊,唉,我怎麼覺得這錢浩適合教現代文學?”
就是一向嚴謹的陳肅,也一臉肅穆的陷入沉思。他雖然不教現代文學,但鑒賞水平還是有的。這篇文章的好壞,他自然能看出來。
正是看出來,他才陷入沉思,靜靜咀嚼這篇。
楚仁沒有陷入沉思,而是驚歎的看著錢浩。原先,他以為錢浩古文底子厚,可沒想到錢浩居然還能寫現代文。而且,還寫的如此經典。
眾老師的反應很正常,因為這篇《最後一課》,前世由阿爾豐斯·都德所寫,乃是一篇極為經典的短篇。很多國家,包括中國,全都將其編入教科書。
實際上,這篇具有強烈的愛國教育意義,用在這裏並不是十分恰當。
但又很恰當,因為可以用它教育學生,學習本國語言、文學。告訴他們,學習不僅是為自己,更是為國家和民族。當然,也有學習機會不易,勸告學生要好好把握的意思。
總之,以這篇文章開頭,其效果十分驚人。
這不,錢浩沉默的這段時間,之前錄像的學生,將錄好的視頻發到貼吧,立刻就引起大討論。
起初,還有不少學生,戲謔的開視頻,心想看看你怎麼出醜。但是看完之後,他們再沒有戲謔的意思。
這,真是一篇好文章。
看完視頻,略一沉默,他們就興奮的發帖議論。仿佛不如此,不足以表達內心的震驚與激動。
“我靠靠靠,這次我徹底服了!”
“樓上+1,就沒見過這麼流弊的老師,講課講的這麼聲情並茂。”
“不得不佩服,這段曆史,錢浩居然都研究的如此透徹。我很想知道,他到底有多淵博。”
“為什麼有人錢浩淵博,這段曆史我也知道啊?”
“知道這段曆史的人很多,但知道最後一課這個不起眼的事的人很多。不錯,你們自己查查,最後一課確有此事。”
“我靠,我查了,查了法國的地方誌才查出來的。”
“樓偏了,不曆史,我們來這篇的藝術成就。”
水木、燕大兩大貼吧,學生們紛紛議論。沒水平的就吐槽,學曆史的就講其中的史實,而學文學的則講其藝術性。
總之,最後一課火了,錢浩也火了。
當然,這一切錢浩都不知道,因為他還在給水木的學生上課。
他沉默片刻,給學生思考的時間,然後才又開口道:“學過這篇文章,相信不用我,你們也該明白學習的重要性。”
學生們,聞言,繼續沉默。
而錢浩,則繼續道:“文中的主人公,弗郎士,也是從厭惡學習,而終於徹底改變。他為什麼改變,我不,你們自己想想,下節課寫一篇感言給我。”
這篇不短,錢浩講了一節課,這才講完。因而,這個時候,下課鈴聲已經響了。
於是,錢浩拿起課本,道:“那麼,這節課就到這裏。下節課,我們一起走進唯美的詩經,大家回去做個準備。”
完,他信步走出教室,衣帶飄飛,瀟灑一如來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