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家廟危機(二)(1 / 3)

玉氏家廟建造的地方,是整個玉溪鎮風水最好的地方,整個建築群落所用的材料都是極好的,看起來略有種莊嚴大氣的意味。

整個家廟分為三堂,一個正堂兩個副堂,正堂隻有發生大事,如家族中有分量的子孫婚嫁、入仕、逝世之時才會開啟。兩個副堂,一個供玉家家族中的男子修身養性,可做讀書之用。另外一個就是婦人祭祀祈福,念經懺悔之所。當然是短暫的懺悔,若是那些被家中舍棄的,自然不會在這前院,都被打發到後院裏頭吃苦受罪了。

在玉家家廟的正堂屋子正中間的牆上掛著玉家祖輩的畫像,下麵是上下五六層的牌位,在牌位下麵是擺設香爐貢品之類的黃花梨木做的桌子,桌子下麵是數排讓眾人跪拜的蒲團。

主持今的烈氏母子重新入族譜的是玉家家族裏的那位二叔公,聽七嬤嬤介紹雖然子孫不濟事,但本人卻是混過官場又走過商場的,總體來是一個剛正不阿,對家族有過突出貢獻的老人,受到玉家眾多子孫的尊重。

在這位二叔公的主持下首先是講述玉家的發展史,作為書香門第,玉家曆朝自然是出了不少的官員,在一一列舉之後,這位二叔公便帶著眾人開始祭拜祖先。有八十歲的高齡老爺子顫顫巍巍跪在一眾祖先的牌位前,臨起身的時候差點栽下去,看得如歌是心驚肉跳的。

隨著老夫人,玉正鴻,烈氏向著祖先磕完頭。烈氏、如歌、玉雲傑作為這次的主角,要在祠堂裏跪上一個時辰的時間,以示對祖先的尊重。

與其同時,玉家家廟祠堂的後院,一名粗使的婦人正坐在一邊拿著棍子指揮著在廂房中的李氏打掃著房中的桌之櫥櫃。手上的棍子時不時的在牆邊上敲打著。李氏稍微慢些,棍子便掃了下來。

“噯,我你今怎麼這麼磨磨蹭蹭的,不知道貴客來了,我看你是皮癢了是不是,還不快點”,見李氏擦一下對著外麵望三望,婦人手上的棍子再次落到了李氏的身上。

“啊,是······是”,被打到的李氏忍不住叫出了聲,心裏卻是暗暗將粗使婦人的麵孔記在了心裏。等自己將來回府了,定然要揭了這些人的皮。李氏揉了揉被打傷的手臂。看了看又要揮下來的棍子,連忙蹲下身子來擦書櫃。

就在李氏擦著櫃子的時候,那邊一名婦人急急忙忙的趕了過來,“劉張氏,讓她快點,待會祭祀完了,就晚了,前邊新夫人的宴席馬上就要開始了,你家的漢子在廚房裏等著人幫忙呢”。

房裏的粗使婦人聽到外麵的人的呼喚聲,大著嗓門子喊道:“知道了,這邊也快完了,一會兒就過來”。

外麵的人話間已經走了過來,探著頭看了一眼那邊擦著桌子的李氏,不滿額嚷嚷道:“你老守著這肥婆幹什麼,趕緊先去幫忙啊!”

“你當我願意守著她呢,那不是怕她不老實,才一步不離的看著嗎?”婦人看了一眼已經擦得蹭亮的家具,走到李氏跟前踢了踢,揚聲道:“行了,沒聽見嗎,廚房那頭缺人手,趕緊起來走吧!”

一聽到廚房,腹中饑餓已久的李氏眼前一亮。那閃爍的光芒讓粗使婦人鄙視的罵道:“一聽到廚房就眼睛發亮,就是頭豬!待會幫完忙就給我滾回去,還正室夫人呢,丟人現眼!”

粗使婦人身後的李氏原本想發作,看了看那人手臂上胳膊粗的棍子隻能咬牙忍了下去,想起女兒玉佳嫻的計劃,望了望眼前的粗使婦人,忽然間笑了,心底幽幽的道:罵吧,罵吧,一會兒有你哭的時候。

一個時辰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在下跪之前,烈氏母子三人的蒲團都被加厚了三層。一路跪下來,倒也不覺得太難過。

抬平妻,升嫡子嫡女乃是大喜事,故而這家眯的正堂外擺著數十桌的宴席,專門宴請生活在玉溪鎮的玉氏族人。當母子三人入了席位,這宴席才算是真的開了。

上了席。這玉家的族人哪裏會放過與新貴親近的好機會,一個個輪著番的上來敬酒。玉正鴻沒多久便被灌醉了,烈氏不得不在身邊伺候,老夫人因著年紀大了,受了這一日的奔波也早早的下了桌。至於雲傑,充分表現了一個好弟弟的風範,為如歌把敬過來的酒大部分都擋了。隻有幾個輩分實在大,特別難纏的,例如那位玉尹氏的,方才傳到了如歌這裏。

這酒是喝了,見麵禮也沒少收,主要是送給如歌的,擺在托盤裏略微的數了數,珍珠耳環鏈子大約十條,金銀首飾二十餘種,玉佩掛飾十餘件······當真是收獲頗豐。

月掛高空,酒宴上的人漸漸散去,如歌正要與雲傑下桌之時,便見一日都未曾與自己搭過話的玉佳嫻走了過來。

“妹妹回到京城,二位姐姐還不曾與妹妹喝過酒,今這也算是個大喜的日子,總算得償所願,妹妹一定要滿飲此杯”,完,玉佳嫻從一旁的家眯管酒席的婦人端著的托盤內拿了先頭的一杯酒,又將家眯伺候的婦人端著的另外兩杯酒分別遞給了身邊的玉寶瑩,將手中的的酒杯放在如歌麵前舉了舉,便喝了下去。

如歌望了一眼眼前泛著粼粼波光的酒水,看了看玉佳嫻身邊緊握著酒杯喝酒的的玉寶瑩,亦拿起酒杯喝了個幹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