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禮學院後山之事禮學院眾多的學子都親眼看見了,即使院首多番暗示眾人不要宣揚。但是這種事發生在禮學院內,當事人又太過顯眼,事情最終還是被挑了出來。
就在第二日,禦史大夫張誠便就此事向洪帝參了一本。斥責撫遠將軍李立家風不正,禮部尚書玉正鴻教女無方,尚書夫人刻薄庶女。還在朝堂之上將錦親王世子見義勇為的情形聲情並茂的講述了一番。洪帝看過奏本又聽了禦史大夫的慷慨陳詞之後,為懲戒不正之風,罰撫遠將軍李立,禮部尚書玉正鴻俸祿一年,降尚書夫人三品淑人李氏為庶人,並著令禮學院院首嚴正院風,對受驚的玉家庶女予以安撫,對犯事學子予以嚴懲。
在皇命下達之後,禮學院撤名帖也同時到了李、玉兩家。
玉寶瑩在東院中被禁足,隻能整日的在房中發脾氣,李氏撤了封誥,管家權被收,又沒有臉麵與娘家聯係,竟壓抑出了病症,一連多日臥床不起。
玉佳嫻中途回來過幾次,知道事情經過之後卻是對如歌深表歉疚,在老太太房中偶爾碰到烈氏與如歌,照常談笑風聲。一時之間玉府中倒是顯得分外的安寧與和諧。
至於老太太所的管家之權,如歌並不想讓烈氏摻進去,二人商量過後。次日請安之時,烈氏便以“初到府中,庶務不精,恐難以勝任”為理推給了姨娘江氏主理。
與此同時,如歌以“淩雲”之名在京城的幾間醫館藥房也相繼開業,藥房內專設坐診的老大夫,看病的人在把脈後,由藥童根據大夫的診斷從藥櫃上取藥。藥丸分年齡階段做成了不同的形狀,根據病症的嚴重性大上有所區別。外形特殊的瓶裝藥丸經過特殊的處理連味道都是極淡的,而且大多數帶著微微的甜味,就是有著幾十年經驗的老大夫們都難以辨認出其中的具體配方。
京城內的在“藥仙堂”看過病的百姓都“一顆顆的藥丸雖卻有著讓人驚人的藥效”,“有一年的保質期”。一時之間,“藥仙堂”橫掃京城藥行。店鋪之外可謂是人來人往,車水馬龍。
在“藥仙堂”開業期間,也有不少的藥行將手裏的藥做成藥丸出售,可是藥丸做出來之後藥效平平,味道遠沒有“藥仙堂”來的好,最後砸在手裏賣不出去,漸漸這仿藥的越來越少。
當然,如歌也不想弄得其他的藥行醫館沒了生意,樹立過多沒有必要的敵人。便如同錦繡坊的運作流程一樣,與京城其他的醫館藥房簽了契約。其他藥房醫館可按低於市價兩成的價格從“藥仙堂”進貨,若是提供“藥仙堂”需要的草藥原材料,最多還可再降低三成。“藥仙堂”的原材料單包含數千種藥材,各個藥房醫館在其中挑選供應的種類。在月中將草藥送到藥仙堂登記造冊,由“藥仙堂”的夥計過秤。“藥仙堂”在確定草藥的價值及重要性定後各個藥房醫館的從“藥仙堂”進貨的優惠價格。
可以直接進藥,藥丸藥效經久不散,價格又低於市價,提供原材料還可優惠,這樣的好事在哪裏找。在“藥仙堂”的種種政策之下,不止京城就連周邊的城鎮的藥房與醫館也紛紛與“藥仙堂”簽了契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