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城以外,未來庭又被劃分為了九十九個省府,加上庭中樞龍城,正好一百個省府。
九十九個神府的管理者,名為府主,若無特殊情況,十年一任,府主是由六大神府商量定奪的,每一位府主領導的省府裏,都有自己的幕僚,這些幕僚,也往往是六大神府或者王府的神官候補。
自從未來庭由氣機神府主導,展開大考之後,這些參與大考,在境界、操行、見識上都出眾的學生,基本上都有三個選擇,要麼加入夫學神府修學問幾年,再出來成為神官,這是出世的修行法,那幾年的時間裏這些學生可以靜心的閱讀未來庭的各種武道書籍、文獻,錘煉自己的精神和修為。
第二個選擇,就是直接加入各個神府擔任神官,不過這需要名額,各個神府現在的神官數量雖然擴招了幾次,可仍然不夠學生們分的,所以需要應求,然後等待篩選。
第三個選擇,就是到各個省府的府主門下去任職。
王府,六大神府,九十九省府,以及每八年一次的大考,構成了未來庭的架構。
不過,相比之下,領袖們的接替,就沒有明文規定了。
按照最早製定的規矩,六大主神的任免由王負責,不過為了防止出現王濫用權力,所以當時還製定了一條約束條款,就是王任免之後,還需要另外幾位主神的同意,才能通過,或者是在法司神府召開會議,大家來投票。
這個製度,相當粗陋。
同樣的,關於王的接替,也沒有明確的規定。
第一代王軒轅驚蟄是戰死,第二代王麒麟瑞皇隻擔任領袖六個月的時間,就自行卸任給了孟凡。
這其中,始終沒有明確的規定。
不過,未來庭上上下下,也都不認為,這需要明文規定。
隻要大家商量著來,就可以了。
未來庭的神王都是很務實的,他們並不相信什麼製度,在未來庭的領袖們看來,製度,隻是需要的時候再製定,就可以了。未來庭英傑太多,智者、強者如雲,都是聰明人,不需要先框定製度。
將來有朝一日,若是需要一個完整的製度,來框定王、六大主神的接替規矩,到時再製定就好了。
更何況,如今的未來庭,所有領袖都是齊心協力,上上下下都在心靈洪流之中交流,沒有任何的隔閡、排斥,這種融合,這種開誠布公,比任何製度,都要強大。
尤其是現在未來庭的領袖,未來王,是孟凡。
曾經的孟凡,身為靖宇主神,推行第一鐵律,幾乎遭到了整個未來庭所有領袖、神官的反對,可最後,第一鐵律還是通過了。
隻因為他,不妥協。
曾經的未來庭,隻要孟凡不妥協,一切,都必將按照他的意願達成,他在未來庭的影響力,威望,就是這麼恐怖。
現在的孟凡,身為未來王,憑借一己之力摧毀道聯盟,將未來庭送到了霸主的位置上,給軒轅驚蟄報仇,怒殺萬法神皇,在日月峰,更是為了未來庭戰死的幾百尊神王,將龍帝打的半死,重創了龍界的顏麵。
孟凡如今的威望,比當年,還要高出百倍。
所以,任何領袖的任免,隻是他一句話的事情。
在這種情況下,是否有製度,就顯得不重要了。
孟凡在王府,看著窗外偌大的未來庭,心中靜靜的思量著。
總是不明白,這種慌亂的情緒,從何而來。
他早已經不喜不悲了,什麼樣的風波,都不會讓他皺一下眉頭。
可偏偏這種情緒,揮之不去。
他抬起頭,看著空。
隱約感覺到,空之上,似乎出現了一個窟窿。
某種機,在變化。